OFweek 工控网 >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新闻

中国交通新篇章,无人驾驶时代来临

目前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除了拥有无人驾驶汽车以外,还有无人驾驶地铁以及无人驾驶巴士,无人驾驶高铁更是即将到来。

【解读】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十大热点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前三季度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介绍了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并与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一起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我国城轨交通智能化将催生新业态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看来,2016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接近4千亿元,虽然目前还只有铁路的一半,但是相信不远的将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会接近或者是甚至超过铁路投资。

解码中国高铁三部曲(下):知识迁移机制 中国效率实验室

面对日、德、法三国差异化的高速列车设计,中国高铁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各参与单位以深刻理解不同车型运行原理、融会形成自主设计思想为目标,开展高强度并行学习,在试验效率、问题识别、工作逻辑、设计工具、标准确立等方面快速改善。

德国:中国制造已在这些领域超越我们

“德国制造”一直被视作质量过硬的代名词,“中国制造”却一度因山寨货被扣上低劣的帽子。然而,德国权威质量管理机构德国质量协会(DGQ)和德国市场研究机构“Innofact”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情况已今非昔比。

解码中国高铁三部曲(中):密集爆破 中国效率实验室

考察高速动车组技术追赶过程中四方面的特点,中国高铁装备产业正向设计能力的跃迁,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战略导向、资源配置、活动系统、学习机制。本文为《解码高铁》三部曲中篇,节选自《从逆向工程到正向设计:中国高铁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追赶与自主创新的启示》报告。

解码中国高铁三部曲(上):三大步上篮 中国效率实验室

传统的技术追赶研究将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简单划分为逆向工程和自主创新两个阶段。但对中国高铁装备产业等装备制造部门的观察和分析显示,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着重大的能力断层,而这一断层突出表现为正向设计能力的缺失。

寄云科技:大数据分析为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工业互联网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价值,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必须支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领。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抓住工业互联网的机会?大数据分析能为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提升?为此,OFweek工控网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寄云科技CEO时培昕博士。

工业机器人推动汽车制造行业驶入“工业 5.0”时代

自从德国政府首次将工业4.0概念推出以来,全球掀起了一阵“4.0”热潮,这也使得传统的造车企业正在酝酿着一场重大革新。

IBM Watson IoT Platform挖掘工业大数据背后的巨大商机

数百亿的设备每天都在产生数据信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数据中洞见未来,寻找提升未来竞争力的最佳途径。IBM物联网平台(IBM Watson IoT Platform),融入了认知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发掘工业大数据背后新商机的绝佳平台。

速览7月份智能制造领域重大合作及战略动态

7月已接近尾声,反观智能制造领域发生的很多大事,比如:大族激光与宝安签订战略协议共建智能制造基地、哈工大机器人中央研究院落户安徽合肥、施耐德与陕西合作推动陕西智能制造、2016西门子工业论坛畅谈“数字化双胞胎”....让小编带着你去看“不能错过的7月智能制造新闻”吧。

本周智能制造领域重大合作盘点

本月26日,胜利精密子公司苏州富强科技与KUHA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在3C、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有利于合租双方在资源、技术、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次合作也将有利于胜利精密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

机器换人时代来袭 如何理解“保障双方权益”的“机器人三定律”

毫无疑问机器人成本随着技术的发展正在降低,机器人价格年降5%人工成本年增10%,当然机器人划算,但是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盘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4所高校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以下是中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四所高校。

虚拟现实: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事实上虚拟现实眼镜诞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它的本直就是一种人机交互方式,这种交互方式比大家熟知的人机界面更加具有沉浸性、实时的交互性,同时还可伴有人类的触觉、嗅觉等。

上一页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