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突围思路
不少专业人士都看好机器人元年所带来的产业带动效应。银河证券相关分析师表示,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过60%,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由于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红利消失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等因素的驱动,机器人产业在行业需求、景气度和催化剂等多方面将继续超预期,预计在2020年之前都将保持持续高增长。
业内分析师经过测算认为,2014年以后,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约为3.5万套,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考虑到机器人主要应用形式为给制造业做配套,起到辅助和提升产能的作用,其带动产业集群的规模将达到800到1000亿元。
多重差距给行业泼“冷水”
在看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王瑞祥话锋一转,指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目前仍然面临很多差距与问题。“整体来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人均保有量来看,机器人密度也依然较低。2013年底我国机器人保有量仅为万分之二十三,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更为可悲的是,从微观层面看,我国机器人企业的自主核心技术薄弱,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应用技术和产品都处在摸索阶段。销售市场上,我国产品的国际份额还很低,国际品牌在我国市场能够占到绝对领先地位。可见,我国产品市场认知度、信用度和附加值与国外品牌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赵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构成情况。201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中,应用于焊接等领域的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所垄断;国内企业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坐标型机器人是主要产品,占比超过40%,数量超过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同类机器人的总量。“这表明,国产机器人主要以三轴、四轴为主,仍然处于单价较低的工业机器人状态,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
Solidiance亚太区总裁迪埃特分析说,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尽管这几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相关企业奋起直追,但是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迪埃特所说的“奋起直追”,包括成立合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等多个方面。以上市公司为例,亚威股份将与世界顶级机器人制造商德国Kuka公司控股的Reis公司进行机器人业务合资经营和技术许可合作,Reis许可亚威股份获得生产全系列线性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所需要的技术,亚威股份为此支付许可费611.1万欧元,双方同意由亚威股份再许可给合资公司以制造及装配被许可产品。
“国内企业应该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王瑞祥表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