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控制器龙头之争,究竟鹿死谁手?

原标题:受益于物联网:拓邦营收78亿、和而泰60亿,智能控制器龙头之争

       近年来,智能控制行业迎来智能化和物联网化的发展机遇。其中,拓邦股份与和而泰是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厂商,受益于智能化、联网化趋势的发展,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带来更多智能控制器部署的需求,两大厂商营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1年,拓邦营收78.22亿元,同比增长40.68%;和而泰全年营收59.86亿元,同比增长28.3%。从营收规模及营收增速来看,显然拓邦股份优于和而泰,规模多年位居国内智能控制器行业前列。

       智能化升级趋势下,家用智能控制器需求剧增

       智能化社会到来,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且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且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拓邦主要面向家电、工具、工业与锂电池四大行业提供智能控制器。家电是其最大业务板块,占总收入比重达45%,2021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16.27亿元,同比增长90%。主要是家电板块中创新智能设备、泛家电、服务机器人的占比快速提升,打开了家电板块的成长空间。

       家电板块同样是和而泰的第一大业务板块。同口径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来自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营收17.85亿元,同比增长54.36%,占总营收入比重62.54%。是海尔、海信、苏泊尔、伊莱克斯等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传统家庭用品智能化升级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控制器发展空间巨大。

       深耕家电行业的同时,拓展工具智能控制器

       当前,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是和而泰第二大营收板块,2021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5.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占总收入比重18%。拓邦工具行业营收则占总收入比重37%,2021年上,工具行业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102%,是增速最靓丽的板块。

       拓邦工具主要包括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其它专业工具,是我国工具控制细分行业的领导者,拥有独特的“电控+电机+电池+物联网平台”技术组合,提供从“控制器+电机+电池包”部件到“模组”和“整机”的多样化服务。只是,用户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受贸易政策和关税影响较大。

       和而泰加速汽车电子布局,拓邦瞄向工业与锂电

       和而泰智能控制器目前涵盖家用电器智能控制器、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智能家居智能控制器、泛家居智能控制器,以此形成了“四行并举,六大板块”的产业格局。尤其在加速汽车电子产业布局。主要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经布局了6条汽车电子生产线,分布在深圳、杭州、越南、罗马尼亚生产基地,预计可以满足未来2-3年的生产交付。

       可以看出,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将会是和而泰智能控制器业务重点布局板块,也是业绩增速最靓丽的板块。包括与小鹏汽车合作的充电桩的控制器已经交付,比亚迪、蔚来的部分产品在试产中。产品种类较多,涉及到车身热管理和域控制领域,包括座椅控制、方向盘离手控制、车灯控制、门锁控制、天窗控制等等。

       对于拓邦而言,除家电、工具智能控制器布局以外,以“三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所形成的技术布局,覆盖四大行业产品的需求,积极在工业与锂电池及智能控制,结合“电池+电控+物联网平台”的综合优势,具备多类型电芯研发制造、PACK能力,提供从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到物联网系统的解决方案。

       工业行业,主要得益于智能制造趋势背景下,拓邦在步进电机工业控制领域市场份额国内领先,在伺服电机工业控制领域处于第一梯队。目前拥有3000多家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客户,实现了规模化应用。智能化浪潮下,智能控制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拓邦作为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行业地位和市占率逐年提升,近三年上半年的收入复合增速达到44.10%。

       最后

       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带来更多智能控制器部署的需求,要知道智能控制器是大小家电、工具、汽车、智慧家居等各类终端产品的核心控制组件,这也是和而泰与拓邦股份等智能控制器厂商营收保持稳健增长的核心因素。伴随着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落地,各种设备日益朝数字化、功能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控制器的渗透性进一步增强,应用领域日趋广泛,智能控制器需求越来越多,行业空间巨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17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2.37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超15%,预计2026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规模将接近5万亿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深耕智能控制器的厂商来说,成长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