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基建背景下,国产伺服厂如何把握新一轮契机?

2020-05-11 15:14
中国传动网
关注

国产伺服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整个伺服产业市场环境来看,近两年的发展并不顺利,前期是整体经济低迷导致市场下滑,并且2019年的伺服电机价格一路走低。进入2020年,疫情的发生冲击整个产业供应链。尽管疫情期间口罩机设备需求猛增,一定程度缓解伺服系统市场低迷的状态,但是疫情冲击着整个制造业,其他应用领域对伺服的需求,呈现一定的萎缩状态。

这场空前的危机中,新基建出台为恢复市场经济提升了信心。假如市场回归了,国产伺服能否进一步提升整个市场的占有率?

事实上,我国伺服(含台湾地区)系统市场国产品牌渗透率只有20%,以西门子、博世力士乐为代表的欧美品牌基本垄断大型伺服市场,以松下、安川和三菱为代表的日系品牌以中小伺服为主。国产伺服方面,根据统计显示,2017年市场占有率为22.3%,到2018年增至25%。其中台湾地区厂商业绩普遍下滑,内地的汇川、埃斯顿为代表的伺服厂商,在纺织、锂电、工业机器人、电子、物流多个领域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的伺服产品目前已具备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必要条件。分析人士指出,伺服发展路径可以跟低压变频器的发展轨迹相比较。我们都知道低压变频器自2000年开始经历十年技术积累,并在2011年开始迅速崛起,市场上国产化渗透从2010年的17.7%,增长至2018年的31.5%。推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政策推动下游需求释放;二是低压变频器主要下游应用市场局面打开;三是国产品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降价空间;四是国产品牌低压变频器技术实力已经与外资品牌差距较小。

以上变频器的四个条件,伺服市场也完全具备。尤其是价格和服务优势上,国内伺服厂商有巨大优势。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自动化设备相比日本、欧美相比,价格优势分别为15%、30%,并且能够很灵活的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业内人士表示,国产伺服的技术水平正在逐步缩小,主要的技术差距,还是体现在编码器和IGBT上,这两点实现国产化的难度,远比伺服本身要难处许多。如果一家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链是成熟的,那么产品的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