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下游集成应用分析
52. 技术:视觉、力觉等传感器
系统集成商购买工业机器人本体,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以大型项目(关键设备生产线的集成,如工业机器人工作岛)和工厂的生产线改造为载体,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和联网,提供工业控制、传动、通讯、生产与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系统设计、系统成套、设备集成及 EPC 工程等服务,核心是各类传感器,包括触觉、力觉、视觉等。
53. 商业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根据世界各国在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过程,集成商可以归纳为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分别为美国、日本、欧洲模式 美国模式:工业机器人公司购买品牌工业机器人,自行进行系统集成,交给下游客户
日本模式:工业机器人本体与集成完全分离,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只负责制造工业机器人本体,其子公司或社会上的工程公司进行系统集成
欧洲模式: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与集成均由本体制造商完成
目前我们国家系统集成商的发展模式接近于美国模式,即以系统集成商为主, 从国外购买工业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中国机器人市场基础低、市场大,其产业化模式较可行的是从集成起步至成熟阶段采用分工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
54. 特点:千亿、非标、国产、上岸
1. 产业规模最大:千亿级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从工业机器人三大零部件到本体,再到系统集成,产业规模是呈倍数级的差距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22-2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第三届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即日-8.30免费下载>>> 福禄克在线温度监测应用案例手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英飞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赋能绿色建筑与工业互联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