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创下多个“人类首次”的中国探月任务
长久以来,人类对 “月亮” 始终怀有别样的情感,古有李白诗曰 “欲上青天揽明月”,而到了现代文明中,人类则通过科学技术,成功开启了一段又一段探月之旅。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顺利将其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以 “嫦娥奔月” 神话故事命名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已成功实施 5 次发射任务。嫦娥五号的发射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而除了嫦娥五号发射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之外,科学家们也始终在探月历程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并进行探月技术总结。
不久前,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第 10 期就发表了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的英文评述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of the Chang'e-4 mission”,文章中回顾了嫦娥 4 号工程的实施过程,梳理了嫦娥 4 号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和探测成果,为后续月球探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嫦娥四号:创下多个“人类首次”的中国探月任务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与着陆器、玉兔 2 号月球车成功发射升空;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即远离地球的一侧),成为人类第一个在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
要知道,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自古以来,人类都只能看到月球的 “正脸”,虽然国内外绕月探测器已经得到了月球背面的影像,却从来没有探测器能够着陆于月球的背面并开展探测任务。
因此,嫦娥四号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嫦娥四号着陆地点为月球南极的埃特肯盆地(Aitken basin),该盆地其实是月球上的一次古代碰撞事件留下的一个巨大陨石坑,约有 13 公里(8.1 英里)深。由于巨大撞击,科学家认为此处的月球地壳和地幔很可能暴露在外,如果嫦娥四号能够找到并研究其中的某些物质,那么人类将对月球的内部结构和起源有前所未有的了解。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高级机械工程师 OFweek猎头
- 非标自动化机械设计工程师 南京勒迪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化机械工程主管 捷马(上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维修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丙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机械设计工程师 深圳精智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结构工程师 杭州欧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深圳市睿德锋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结构工程师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Z 深圳市大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