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十大误区:“电源加磁珠”的设计方法
图3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简单的结论:
典型的8层以上单板,或者6层板采用3个电源地平面,电源地相对紧耦合的设计,这时候板上的滤波电容呈现“全局特性”,也就是说电容的位置不是很“重要”,电容在全局起作用。双面板四层板,以及6层板电源地距离比较远,相对松耦合的时候,板上的滤波电容倾向于“局部特性”,电容的位置比较重要,最好能靠近芯片管脚放置。
当电源供电网络不使用电源地平面来设计的时候,电容更倾向于“局部特性”。如PLL电源的电容,如DDR3设计中Vref电源的电容,都希望严格把相应的电容靠近芯片的管脚,甚至最好能做到设计时指定电源必须从滤波电容进入芯片管脚。
同样的,对于常规数字电源,如3.3V,2.5V等IO电源,如果我们对每一个芯片都使用磁珠隔离之后单独供电,那么电容就失去了“全局”作用。最直接的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导致设计需要增加更多的滤波电容。或者某个芯片的电容数量与种类不够,导致电源轨道噪声变大。
就算是电容的数量不是问题,电源噪声可控,“滥用”磁珠还会造成其他设计问题。图4中的方案三是现在非常流行的12层板层叠设计。大家选择这样的层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源的分割太破碎,这样的电源层如果作为参考平面的话,会比较难避免“跨分割”问题(单面跨电源分割问题,我们会另外有专题讨论)。方案三的层叠避免了电源分割多的问题,却带来更加恶劣的层间串扰等其他问题。
电源种类多是设计的现状,“滥用”磁珠会“雪上加霜”的让电源种类更多。加大电源地平面设计的难度。而增加的磁珠,其实并没有给电源噪声带来好处。
图4
总结:常规的数字电源,在采用多层板设计,电源地平面紧耦合的情况下,不建议“滥用”磁珠,保持电容的“全局”特性起作用。
需要使用磁珠的场合大致分为两种
1、“特别”保护自己,如PLL电源等
2、“关爱”他人,自身的干扰性比较强,避免EMI问题,如强驱动的时钟芯片等
每次一个话题结束的时候,总觉得没什么问题可以问,因为觉得都讲清楚了。不过每次编辑都会强调“你的问题”呢?那就找一个问题,作为下一个话题的铺垫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