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十大误区:“电源加磁珠”的设计方法
作者:吴均 一博科技高速先生团队队长
承前:讨论滤波电容的位置与PDN阻抗的关系,提出“全局电容”与“局部电容”的概念。能看到当电容呈现“全局特性”的时候,电容的位置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本节:多层板设计的时候,电容倾向于呈现“全局特性”,“电源加磁珠”的设计方法,会影响电容在全局范围内起作用。同时电源种类太多,还会带来其他设计问题。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电容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会呈现“全局特性”与“局部特性”。
避免研究公式的繁琐,我们来看看实际仿真结果。为了便于研究,设计了一个仿真案例,如图1所示:Case1是电容放在芯片管脚附近,Case1b是电容远离芯片管脚放置。这时候Case1b比Case1多出一对电源地过孔,为了同等条件下只比较电容的位置影响,我们增加Case1a案例,在和Case1b电容Fan out同样的位置上增加一对电源地过孔。
图1
图1的4、5两层为电源地耦合的平面。先来看看电源地距离为3mil时的情况:当电源地紧耦合时,a和b两个Case的PDN曲线基本重合,说明电容的谐振频率没有变化。也就是说,电容位置好像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是Case1的谐振频率偏向于低频,说明Case1的安装电感反而更大一些。这个容易理解,主要是多出来的一对电源地过孔导致的。
图2
电源地距离在10mil以内时,以上结论都类似。但是当电源地距离在20mil甚至50mil时,情况稍有变化。如图3所示,电源地距离变大时,a和b两个Case的PDN曲线开始偏离,Case1b的谐振频率向低频偏移,说明电容远离芯片管脚的时候,电容的安装电感明显变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