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犀灵机器人秦磊:成为智能制造细分领域教育领军者

2018-08-14 03:33
来源: 亿欧网

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加速发展,不少细分领域都孕育着新机遇,工业机器人就是其中相对热门的一大领域。据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套,同比增长31%,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了5倍多,从2013年以后,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支撑工业机器人产量飞速增长的背后,是以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为代表的机器换人浪潮。这些地区是传统的用工大省,近年来“用工难”、“民工荒”导致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倒逼这些地区的制造企业踏入机器换人的阶段。当地政府产业升级的诉求和鼓励政策,同样激发了企业机器换人的热情。

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整合,才能真正在生产线上发挥作用,达到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但是人才从哪里来?当前大多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法与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需求与技能知识不对等已成为了现有教育的弊端之一。近期,亿欧走进了一家专注与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教育企业-犀灵机器人,与其创始人秦磊和运营官马公博进行交流。

犀灵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的公司,其服务的对象群体包括刚毕业的大专及本科生、想要从事机器人行业的人员、企业员工等,目前已经培训了600余位学员,与200多家企业达成人才输送协议,与数家学校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初心-推广国产机器人,解决人才缺失痛点

犀灵机器人的创始人秦磊,在博士期间便从事了与机器人有关的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在机器人邻域长期耕耘了多年,他认为:从总体上看,虽然国内的机器人起步较慢,但国产机器人目前已经满足一些对机器人精度、速度等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传统行业的需求,可以凭借价格和服务优势抢占市场。

怀着推广国有机器人的目的,他于2013年创立了新鹏机器人公司,开发了用于卫浴洁具行业的多单元智能喷釉系统,家居行业的智能喷漆系统,五金行业的自动抛磨系统,模具行业的自动焊接系统及码垛行业的自动上下料搬运系统等,进一步沉淀了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经验。在新鹏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中,秦磊在进行能胜任机器人操作、维修等人员招聘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市场上具备相应技能的人才严重缺失。此外,他还注意到其他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紧缺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个行业痛点,他于2017年创办了犀灵机器人,立志于成为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的教育行业领军者。

起步-组建师资力量,规划教育模式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这种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成功的。

据秦磊介绍:犀灵一开始就以学员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企业级案例教学满足学员的刚性需求。在团队建设上,犀灵除了聘请在机器人应用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还对在新鹏机器人企业从事多年的工程师进行教学培训,让他们能够将自己丰富的技术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员。在设备上,犀灵配套了目前国内较为通用的工业机器人,包括ABB、库卡、埃夫特等,25套PLC实训设备及喷涂、焊接、打磨三类典型工作站。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在教学上,犀灵则采用“项目导向制”的教学方式,以机器人实操为主,将实际工作需要掌握的工业控制、电器绘图、工业机器人项目集成设计等知识点编入项目中供学员学习,由学员实操设备实现需求。

当问及犀灵如何保证培养出的学员能够完全胜任企业要求时,犀灵的运营官马公博对亿欧做出了解答:“在课程结束的最后阶段,学员需要自主完成一项结合企业真实案例的综合考核。考核合格后,我们才能判定这个学员达到了智能制造集成工程师的水准。”据悉:该考核设计完全依托于工业现场案例,比如其中一道题目是“完成卫浴产品的喷涂工作站设计”,其目标是让学员设计出一个功能完备的机器人喷涂工作站。犀灵提供传送装置、各类型传感器、执行部件等,让学员进行小组协作,从器件选型、程序编写烧录、电气图纸绘制、电柜接线到最终的功能实现,全方位考核学员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发展-校企一体,产教融合

犀灵目前的发展重心主要是在线下进行学员的培训,对毕业的学员进行跟踪反馈,从合作企业中得到学员对岗位的胜任程度的信息,及时对自己的产品设备和教学体系进行迭代升级。秦磊向亿欧透露:犀灵已经与华风技工学校、广东理工学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企业集群和高校集群的对接,构建了校企合作的桥梁和旋转门,通过“教”、“学”、“习”三个环节互相驱动,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实训需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根据芥末堆对2017年职业教育国家政策的总结,2017年职业教育最显著的趋势是产教融合。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有3000多个校企合作项目,项目数目远多于前一份项目名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国内高等教育毕业新生占整体年轻失业者的比例由2005年的35%增至2016年的45%。市场对具备专业技能的毕业生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国内大部分公立大学专注学术研究而非实践技能培训。“目前的高校教育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做到与市场需求相契合。高校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秦磊说。

规划-线上线下一体化

据悉,犀灵今年下半年将规划构建“犀灵云”线上教育平台,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学员的培训。“一方面,线上教育可以减轻教学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补充学员的理论知识,提升学员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建立与高校合作的关系,向高校输出课程;此外,借助线上教育平台,学员可以在家使用PLC与机器人半实物仿真教学设备。”马公博表示。

总体而言,目前进入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人才培训赛道的企业并不多。一方面是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是国内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领域中的企业能否真正将模式跑通,在巨头进入该领域之前赢得市场,仍需拭目以待。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