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2018-05-04 08:44
来源: 镁客网

杨林的加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瑞海科技得到了中科创星的关注。中科创星肯定了瑞海科技的科技工程项目,不仅给与了其天使轮投资,还帮助瑞海规范研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确认发展路线、规划财务、让公司运作更加科学合理。

行业+AI:从应用端到技术端的逆行

由于瑞海科技是由传统电力工程行业到AI与电力的转型,这个过程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应用场景是现成的,需求是现成的,关键就是用技术帮助场景解决问题。

这一新思路吸引到各地电网的人来瑞海参观、寻求合作。“他们对我们的设备很好奇,都在询问我们的系统是做什么用的,能满足什么功能,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更为棘手的问题。就这样,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知道了行业真正的需求。”

图| AI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管控系统

针对这些需求,瑞海团队先与国家电网合作,设计制造了带电作业车智能管控机器人。尽管这个项目市场很小,全国只有上万台列装。但是这个产品可以迅速交付,并且可以借助与国网合作案例做一个很好的产品宣传。

之后,瑞海对已知的行业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投入研发了三款海量级市场的产品:管廊智能运行系统、AI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管控系统以及电力防外破系统。除此之外,他们还建造了一个大的架构雏形:前端智能柱-中端机器人-后端数据平台。整个系统以拓扑结构和系统结构为基础,产品分布于系统结构中。

以电力防外破系统为例,在输电线路被干扰和破损引起电力故障甚至安全隐患时,目前国家电网的处理方式是借用无人机巡逻,对电缆进行监测。但是无人机不能够达到对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当某段电缆出现问题时,它可能刚飞过出事地段,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

而瑞海的防外破三级系统,分为视频采集、数据处理和决策反馈三个步骤。在输电线路每隔400米的铁塔放置一处监控点,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视频及时传输给现场机器人。现场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甄别数据,如果发现人、鸟的干扰,会直接进行语音驱离、语音报警等操作。如果是出现了故障,则会将事故截屏和处理建议发到总部系统平台。此反馈处理过程能够控制在0.8-1.5s内,满足24小时“实时”监控要求。

瑞海的整个系统平台用到了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传输技术,研发团队分为两组。一组由杨林博士带领,专攻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算法等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另一组负责工业级监控、大数据处理以及物联网和传感器部分。

图| 综合管廊智能运行系统

“由于这种需求推动下的产品,针对性强和时间周期控制性强。我们可以根据产品制造的速度,有针对性的把握时间应用点,以防止出现资金大规模投入却无明确产出而资金断裂的情况。”目前,瑞海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人才培养、三省分支机构建设、护城河保护,以及专利池建设。

结语:

目前电力行业中用AI技术结合工程建设,生产产品解决行业需求的公司寥寥无几。因为电力行业高度集中、高度垄断的特性让外行人很难进入。而如果对这个行业有丰富了解,有长年从业经验,其在市场开辟、合作谈判上会有优势。

对于“行业+AI”模式,行业从业者不仅对这个行业的痛点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需求反馈到产品上。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为行业服务。正如吴宁海所说:“我们结合行业拿到的都是一线电力生产人员的刚需,可时效的解决他们的痛点,迅速发展布局应用。毕竟,实战应用是我们的重要准则。”

无论是技术主导型的科技企业,还是行业+AI模式的企业,最终都要产品落地服务具体场景,都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