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抢先突围 盘点各地产业发展大势
面对日益紧迫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包括洛阳、广州、重庆、常州、沈阳等地在内的多个省市,都开始将推动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突围的重点方向。
以广州为例,在今年3月初的一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广州市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出了要在2020年,培育形成超千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的计划,根据该计划,广州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都将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成为全国最具规模和最具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之一。
目前,虽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而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市场中,96%都是使用外国品牌。
面对各地纷纷上马机器人产业园的热潮,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提醒说,地方政府应该吸取前些年因各地纷纷上马风能、太阳能产业最终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的教训,避免机器人产业成为第二个“风能、太阳能产业”。
罗军也说,虽然各地对机器人及智能产业高度重视是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区的条件,其中的判断标准应该取决于三个方面:一要看是否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包括科研资源、产业资源、人才基础;二,是看这个地方是否具有非常庞大的市场辐射能力,通过引进技术,建设基地,形成上下游产业集聚;三,是看当地是否是否具有非常明显的材料基础,有材料优势就有成本优势。
张家港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近年来,张家港把发展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机械装备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到2015年,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全力打造核心技术引领、产业特色鲜明、龙头企业支撑的一流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园。
据介绍,张家港经开区作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研发、应用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已涌现出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伊萨焊接作为全球最大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机器人制造企业,在经开区投资建设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焊接装备基地,年产能400台(套);本土民营企业新美星机械自主研发制造的全自动灌装饮料设备,生产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截至2013年,装备制造业占经开区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44%,装备制造业从业人数超过3.4万人,其中中级以上技工比例超过40%。同时,引进了中德职教合作项目,培养符合德国行业认证的机械行业高级技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22-2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第三届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即日-8.30免费下载>>> 福禄克在线温度监测应用案例手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英飞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赋能绿色建筑与工业互联
推荐专题
- 1 进击的汇川技术 | 东南亚篇
- 2 中控技术工业AI再获亿元订单,打造全球最大煤炭清洁转化智能工厂
- 3 宝信软件2025 年度行动方案,推进PLC核心技术和AI融合
- 4 重磅!科远智慧希望引入 “战投” 发力工业 AI,抢占千亿市场
- 5 数亿元 C + 轮融资落地!埃克斯加码半导体智能制造
- 6 现场直击 | 维科网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上海)巡展直播,领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巅峰盛会!
- 7 安川电机 1.8 亿美元美国扩张计划,欲破局全球竞争?
- 8 硬核登场!凌科LP-12系列 90°工业级连接器上市,打造行业高可靠连接解决方案
- 9 一眼洞穿零部件内部缺陷,海康发布加持大模型的工业探伤系列产品
- 10 突发!工业自动化巨头西门子高管变动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