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门子换帅疑云,罗旭德为何败走中国?
在罗旭德执掌西门子的六年中,裁员的公告屡屡掀起风波。2008年8月,西门子宣布将在全球裁掉16750个职位,其中约3/4为行政管理岗位。相对于选择性的裁员,“一锅端”式的处理方式更伤人心。2009年,西门子与诺基亚合资组建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陷入困境,但西门子拒绝施救,此后则一直谋求卖出其全部所持股份。2010年,西门子商业服务(SBS)业务模块盈利困难,罗旭德便很快将其拆分卖给了富士通。
罗旭德的裁员减支计划不断激怒西门子的企业委员会。在德国,企业委员会的委员是企业全体员工民主投票选出的代表,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监事会中,一半的成员必须来自企业委员会,而正是监事会最终决定了罗旭德的去留。
回顾罗旭德在西门子的六年,或许不能说他缺乏远见与智慧。只是,西门子这家百年德意志老店,罗旭德或许过于急切地想为它带去新时代的活力,却忘了要更耐心、甚至更缓慢一些才能看见成效。
“中国战略”的失败
但过往的荣耀不足以弥补这两年在公司业绩上的缺失,罗旭德不得不提前卸下2017年才到期的“担子”。据报道,西门子7月25日称,将下调2014年公司盈利预期。这也是近年来西门子颇为罕见的举动。
与德国汽车行业相比,西门子在中国的前进步伐过于缓慢。在危机处理中也缺乏战术。2011年,西门子冰箱因为“门关不上”,在中国遭遇“形象灾难”,也显示该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批评准备不足。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门子在华行贿丑闻虽然已过去几年时间,但是其负面效应仍远未消除。“罗旭德显然缺乏对策,导致中国业务没有大的起色。”
西门子此前已警示,在今年第四个会计季度之前,预计中国的工业需求不会反弹。中国庞大的制造业活动已经放缓。2012年,西门子中国市场销售额约占集团总销售额的8%。
进入2013财年,受中国内地经济下行拖累,西门子中国的新增订单还在减少,在今年第四财季(7月到9月)结束之前,西门子中国尚未发现有“好转”的迹象,这或许意味着2013财年西门子中国的营收或将继续同比下滑。
西门子执行董事会在今年10月讨论对中国市场的调查结果,并决定是否改变现行策略。据称,由20名监事组成的西门子监事会中,大多数监事赞成该公司财务总监。
与此同时,更多关于罗旭德失职的案例也相继浮出水面。拥有160多年历史的西门子近年来在不少项目上出人意料地屡屡失手,公司股价较罗旭德上任时跌去20%,让罗旭德“下课”的呼声似乎合情合理。
由于在判断公司主要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上不断犯错,罗旭德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西门子集团正在调查旗下的中国运营部门,“在中国这个迅速成长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西门子公司的销售业绩及订单增长进入停滞状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