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3D打印中国化进程的路线分析

  “世界工厂”推动3D打印产业

  3D打印其实不是新鲜事物,德国早在1997年就催生了这一技术,但仅仅在研究领域和少数模具、设计行业被关注。它突然在全世界“火”了起来,一是因为这项新技术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关论断;另一个原因是,它不再局限于工业领域,寻常百姓未来也能买来3D打印机,在家里打印原先只能在工厂里生产的物件。

  自去年12月以来,A股市场上的3D打印概念个股纷纷启动,就有炒作之嫌。有一只股票甚至8个交易日内6次涨停,1月涨幅高达105%。实际上,这些个股背后,真正进入3D打印产业的可谓凤毛麟角。

  多少年来,对于划时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我们每每陷入“看热闹”或“玩噱头”的怪圈,当工业机器人在日本、欧美大行其道时,国内甚至还没有起步;当互联网在发达国家掀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时,国内更多的是一批“海归”与“草根”在默默耕耘。

  3D打印能否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仍有待商榷,其产值现在也微不足道,2011年仅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0.02%。然而,这一技术背后所代表的系统性、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的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材料科学的全面结合,必定会改变现今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当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以组建研发联合体等形式,解决3D打印领域存在的高端共性问题,并使新技术顺利产业化。

  就3D打印的理论研究而言,我国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然而涉及3D打印的精密激光器、光学系统、精密导轨和电机等核心组件,却都需要进口。对于3D打印,大部分民营企业会在巨大的市场风险之前望而却步,因此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推动,以央企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似应承担更多的创新重任。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在规模上没的说,在可统计的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令人汗颜的是,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我们却长期落后,国内的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

  去年12月,工信部官员表态将推动3D打印产业化;近日,科技部有关人士表示,国家将出台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而在1月1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涉及3D打印的科研成果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