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为何是国家战略?如何成“专精特新”
6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统一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与此同时,《办法》还提出要“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这是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又一份关于“专精特新”的重大文件,也是“专精特新”支持政策的又一次精细化升级。
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最近几年,相关政策持续发布,且不断升级细化。
2019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从部委层面上升至更高的层级——中办、国办提出在多个核心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写道,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专精特新”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在各地政府工作目标中,“专精特新”共被提及51次,有29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专精特新”企业。不仅如此,全国各地,上到市,下到区县,也都接连出台各项扶持举措,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奖励、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见,全国上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节节攀升,在今年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专精特新”,国之利器
“专精特新”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其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量的企业主要侧重于做大规模和提高增速。这种企业经营方式的确在特定阶段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留下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因为发展模式不够精细化,导致企业存在科技创新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产品国际竞争力有限、品牌溢价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短板。
最近几年,中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突出。在国际上,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主要的发达国家还发起科技战,发展中国家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在国内,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面临的硬约束明显增多,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接近上限。种种条件下,科技创新就成为了我国在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必经之路,不仅事关发展,更是关乎生存。
“专精特新”企业虽普遍规模不大,但都将“创新”视为企业经营和市场竞争的灵魂,因此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上的某些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的话语权,是解决“卡脖子”隐患的主力军,是国之利器。
所以,在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当中扶持和培育尽可能多的“专精特新”,是中国企业和产业从“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向 “三高一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和强品牌——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也曾公开表示,“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群体中最具竞争实力和创新潜能的部分,在深耕细分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并不断向高端跃迁,成为实现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和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重要着力点。
经过中国小企业自身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培育,截至2021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这些“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支撑。
“专精特新”,并非想当就能当
正是由于对产业、经济、国家有着至高的战略价值,因此“专精特新”并非想当就能当,而是有严格的认定标准。
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为例,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认定条件包括基本条件和专项条件。
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在中国境内注册,连续经营3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统计以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60%以上,近2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企业负债率不高于70%;企业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无重大失信行为记录;近2年未发生过安全、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而更高阶的专项条件,则指的是结合自身所在区域、产业等特点,所具备的“专精特新”条件。
“专精特新”认证标准
1.专业化
专业化指的是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写作配套的能力,成为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包括为特定行业和企业提供专业、智力服务的专家智囊),为大企业和龙头企业配套的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配套专家”。
2. 精细化
建立高效的制度和流程,采用信息化等方式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为市场提供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
3. 特色化
在产品/服务定位上差异化发展,注重市场区隔,具有地域、行业或产品特色,采用独特工艺、技术或特殊原料,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经营等特点。
4. 新颖化
在技术、工艺、产品功能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即依靠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或对传统产品/服务的升级换代创新,适应消费者行为的改变,采用现代化信息、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行业的交叉融合提供产品/服务。
不过,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各省市对地区性专精特新的认定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9月19-21日立即报名>> 中国国际胶粘剂及密封剂展
-
限时30天免费下载>>> 《村田中国-智能驾驶感知器件应用指南》
-
汽车电子会议立即预约>> 2024 TI 汽车电子创新技术方案线下研讨会
-
9月26日火热报名中>> 工业数字化三维尺寸检测,发展汽车制造新质生产力在线研讨会
-
【云逛展】立即查看>> 泰科电子线上工博会,沉浸式VR观展体验
-
9月30日了解更多>> 【限时福利】泰科电子连接器现货选型,上天猫旗舰店就“购”了
推荐专题
- 1 亮点抢先看!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重磅来袭
- 2 iEi威强电、易立德、高德智感、先临三维、果栗制造等将携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重磅亮相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
- 3 《2024 AI大模型推动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
- 4 全数会2024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圆满落幕!
- 5 科技创新,赋能数字未来 | 全数会2024(第五届)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盛大开幕!
- 6 TKH 集团大动作,收购 Liberty Robotics,引领3D机器视觉行业变革
- 7 深圳光博会 | 全球首发500万像素红外探测器等你一睹精彩
- 8 全数会2024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览会|带您走进先临三维
- 9 【峰会嘉宾】跨越速运市场高监蓝萱莉确认出席全数会2024(第五届)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
- 10 【峰会嘉宾】深圳用友副总经理张成勇确认出席全数会2024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