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下一个引爆世界科技红利的点在哪里?

2020-07-09 16:51
中国工控网
关注

沈阳新松

去年,公司推出融合5G技术研发的智能巡检AGV。该产品由AGV、智能监控装置等组成,可搭载5G网络,具备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自主充电、对人体、人脸、车辆、车牌智能识别和火灾、气体等异常检测的功能,适用于室外厂区巡检、园区巡逻、周界巡防、教育实训等应用领域,已投放给客户使用。

科大智能

2019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5G技术的多台协同作业AGV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产品通过采用5G通讯技术,联通管控与各台AGV间的通讯,协同模式采用管控系统统筹所有AGV宏观运动状态,为中国商飞公司C919国产大型飞机制造实现垂直尾翼等特大、特重、特异工件柔性输送。在低压台区物联网领域,主要研发了基于华为海思方案5G智能配变终端(TTU)产品。

同时,科大智能携手中国电信、中兴通讯共同搭建5G与智能电气广泛融合的平台,构筑智能电气产业生态圈,推动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落地;与上海联通合作建设5G示范基地,以5G+AI赋能工业制造。

拓斯达

去年新发布的拓星辰II号,是公司为实现5G产线线性模组设备改造,依托公司拓星辰系列四轴SCARA机器人系统技术研发出的一款可实现5G产线锁螺丝、涂胶等多个功能的机器人产品。

东土科技

公司承担“5G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验证课题”政府科研项目;深度与三大通信运营商紧密合作,拓展工业互联网与5G的结合应用市场。

子公司拓明科技承接了中国移动集团及多个省公司的网络优化平台开发工作,研发并逐步上线5G网络优化功能。

海康威视

5G的超宽带、每小时500公里的运率速度,使得超高清分辨率的4K、8K和高速移动视频成为现实。在5G直播领域,海康威视的无人机先行一步。作为机器人业务的一个产品形态,海康威视无人机产品已涵盖高、中、低全系列,防御产品形成侦测、处置完整系统,在应急抢险、5G直播、环境监察、公益诉讼快速检测、重点场所防护等领域得到应用。

浙江大华

2019年,浙江大华发布集成5G的超高清网络摄像机,并实现高性能宽频天线技术、自适应传输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在金融、文旅、应急等多个行业实现试点应用。

浙江大华还与中国移动、央视合作,首次采用无人机 + 5G网络实现近距离的钱江潮高清视频直播。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现场直播,则采用了浙江大华“5G + 高清球”解决方案。

投资关键词:人工智能、云平台

沈阳新松

公司不断深化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主要围绕机器人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方面的跨越发展。

语义技术方面,采用知识图谱技术研发疾病、体检咨询系统;使用语音识别及AR技术研发语音拣选系统;研发的语音情绪系统可以结合面部表情识别融合识别用户情绪。

视觉系统方面,公司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与三维视觉技术研发机器人智能乱序分拣系统;采用视觉与多线激光融合的解决方案,研究无人驾驶车辆动态避障系统;运用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技术实现OCR文字识别技术。

公司将上述技术应用到不同系列的机器人产品,实现在新型工业、民生、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应用。诸如,公司研发的盘点机器人通过搭载RFI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无灯全品类产品自动化盘点,在迪卡侬商场实现应用。

华中数控

公司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研究在复杂环境下,高效、高稳定性的智能机器人整体控制技术,并在轻工行业的迭代应用中,不断提升视觉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另一方面,研发了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iNC,intelligent NC)样机,搭载AI芯片,实现“感知与互联”、“学习与建模”、“优化与决策”、“控制与执行”,并在其平台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应用APP和智能化功能,已在用户处进行测试验证。

科大智能

公司始终坚持“工业+智能”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探索工业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创新。通过将5G、物联网、AI等先进技术深度应用于智能工厂规划建设、物流机器人大规模集群控制、“5G+AI”物联网智能终端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业制造过程智能控制、制造工艺大数据优化等核心应用场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综合能源、基础工业、航空航天、消费品制造业等行业客户打造创新的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传统生产模式,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公司还与复旦大学合作成立智能研究院,探索AI源头技术创新与工业应用落地。

新时达

2019年,公司继续投入控制平台项目,包括模块化的控制平台,以及STEP Automation Studio开发环境等。该平台可提供物联网、云应用服务。

在电梯行业,新时达开发了“电梯云”系统,该系统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对电梯的健康程度进行诊断,能够更好地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通过产品的身份识别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护厂家的利益,杜绝假冒伪劣。该系统已经进入到小批量推广阶段。

埃斯顿

目前,公司拥有三大研发团队: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团队、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以及欧洲研发中心。研发范围围绕“核心部件 + 本体 + 机器人集成应用”。去年,公司研发了新一代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引入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视觉识别工件和自动轨迹生成时间大幅缩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工作效率更高。

拓斯达

研发方面,拓斯达一是重点抓机器人软件控制技术(包括运动规划、PID控制算法、动力学、智能控制)、伺服驱动及机器视觉的研究;二是组织研发力量加大工业物联网(IoT)相关领域的研究,旨在将工业机器人单机、标准工艺工作站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等智能制造生态圈各组成部分进行串联,打造更智能、更高效、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工业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三是进一步完善IPD研发管理体系在研发中心的应用。

海康威视

2017年10月发布AI Cloud,提出“云边融合”计算架构,以“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为主要技术特征。

2019年3月,海康威视提出“物信融合”数据架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首次阐明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之间规模化、体系化数据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发布物信融合数据平台。

进入2020年,海康威视提出智慧城市“数智底座”,将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融汇为对智慧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技术底座。其中,AI开放平台已上线各类通用AI功能40余项,面向合作伙伴免费开放。

浙江大华

目前公司的人工智能主要聚焦在人脸、智能交通、行为分析、物品分析、导航定位、多维感知、智能编解码、智能音频等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社区、能源、教育等行业解决方案。

2019年发布新一代“巨灵”人工智能平台,整合计算中心、数据中心、训练中心,具备数据管理、算法训练、跨硬件平台优化、集成部署、自动化测试的人工智能全链路开发要素,提升人工智能研发效率,加速端到端的人工智能产业化。

在导航定位算法领域,面向机器人与工业制造等领域业务,开展激光导航、双目视觉导航、多模态融合定位、TOF目标识别、大规模机器人自主调度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研发,实现机器人的低速自动行进、机械臂智能控制等应用。

合康新能

公司推出高压变频智能远程云监控方案,通过无线网络,依托数据远传云平台,将设备数据传递到远程云服务器中,通过PC或手机APP等监控平台,实现设备远程管理和运行维护。

在研的合康智能平台二期项目主要用途是为运营商或者合作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可运营的、可以监控的管理平台,功能包括运营总览、站桩监控、业务管理、交易管理、运营分析、运维中心。

投资关键词:新基建

徐工机械

2019年公司实施年度预算计划的科技开发项目249个,先后推出了170个整机新产品,其中全球首创2个,国内首创96个。代表性新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风电吊装的XGC11000履带起重机、58米的GTBZ58S高空作业平台、满足国六排放的XCT系列汽车起重机新产品、实现无人驾驶的XS203AI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国内最高米数的大流量大跨度JP72S5举高喷射消防车、XS7E 8吨纯电动洗扫车等。

东土科技

公司工业互联网产品主要包括以太网交换机等工业通讯网络产品,工业服务器、电力服务器等服务器产品,Intewell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KyVista工业互联网全景可视化集成平台等工业软件产品和高精度工业时频产品。

在工业互联网产品方面,2019年9月,公司牵头制定的基于IPV6的工业控制总线标准AUTBUS国际标准成功立项。2020年1月,AUTBUS国家标准亦已立项。该技术是国际上首项全IP工业控制协议,该标准的制定为公司工业互联网战略的开放性提供了重要的标准支撑。

汇川技术

公司研发涵盖“技术研究、平台产品开发、定制化产品开发”。其中,工业机器人业务围绕“核心部件 + 整机 + 视觉 + 工艺”经营策略,积极推进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的开发工作。

轨道交通业务在牵引系统自主研发方面实现新突破,新一代 WIND 系列产品通过了载人运营考核,地铁 B 型车的高效磁阻电机牵引系统完成全列车的装车准备,进入到试运行阶段。

英威腾

英威腾电源专注于模块化UPS与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与应用,形成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助力医院、政府、银行等重特大IDC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

轨道交通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500V直流供电牵引逆变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500V直流供电辅助变流器(含充电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异步索引电动机”去年获得“城轨装备认证证书”。载有英威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深圳地铁9号线西延线首列车正式通车。

数据显示,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在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今天,企业普遍向科技创新要竞争力。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代表了其技术创新的能力。

虽然在本篇内容中,工控小编划定了5G、人工智能、云平台、新基建等关键词,但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诸多新技术通过不同排列组合方式与产品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可以看到的是,在当前国际秩序发生重大调整和多边贸易制度面临重大困境的背景下,中国工控企业一手紧抓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领域研究,一手加紧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云平台、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其转化为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换代。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换,打造自身技术优势,立足国内庞大消费市场优势的中国工控企业,前途可期。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