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公有云厂商2018年收入利润综合排名

2019-04-16 09:29
阿明观察
关注


中国公有云厂商

2018年收入与利润整体排名分析

中国电信 482亿元

在2018上半年中国电信公布的财报显示,IDC收入保持20%的增速,云和大数据收入合计增幅达120%。物联网业务加速突破,收入增长近90%,连接数净增近3000万,同比翻番,达到7419万。

此外,财报中还充分强调了联通要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加快突破云产品能力,紧抓企业上云的发展机遇,实现政府云服务和重点行业标杆客户项目突破,确立公司在DICT服务领域的主力军地位。

在纯粹的公有云业务领域,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运营的天翼云包括了云主机、云服务器、云存储、对象存储、CDN、内容分发、大数据、云桌面等一系列产品,和其他公有云供应商的产品定位基本差不多。如果只是计算纯粹的公有云收入,在2017年按照当年数字来看应在35亿元到40亿元左右。

2017年在计算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的时候没有将IDC业务算进去,因而其数字当年就不如中国联通。随后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分析与指导之后,2018年阿明特别将IDC业务、CDN业务、公有云业务、私有云业务以及涉及与云相关的集成项目业务都算入中国电信的云业务收入,由此综合考量之后估算2018年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为:482亿元左右,从而为其正名为中国公有云综合收入排名第一。因此矫正一下2017年按照该统计标准的中国电信云业务综合收入应为410亿元。

不过,如果按照纯粹公有云业务收入排名计算的话,中国电信公有云收入必然还是比阿里云低。

当然,等到5G网络逐渐商用铺开,5G网络带来的改变也将影响到云业务的变化,那么2019年到2020年之间,中国电信的云业务收入预计是否还将发生新的、大的变化,值得关注一下。

阿里云 213.4亿元

2019年1月30日,阿里巴巴发布2019财年Q3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1月-12月)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首破200亿元大关,2017年这部分收入为111.7亿元。

公有云发展时间越长机会就越多,然而在云计算技术相对成熟的当下,时间早已不是拉开竞争的差距。阿里云在2017年收入破100亿元左右,但是亏损20亿元左右,其中有16亿元是股权激励支出,除去这个部分基本接近盈亏平衡。这说明阿里云无论是人才、硬件、生态投入都比BAT的另两位力度要大得多。

在云的投入上,阿里云一贯的作风就是:真金白银,真枪实弹地加油干。

不过,在统计分析阿里云收入的时候需要明确一下:阿里云是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简称,而不是阿里云公有云的简称。

业内人士分析,如今来看,BAT里面的B、A、T三者的公有云市场规模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很大。虽然看到阿里云的增速在减缓,但体量没有缩小的情况下,依然接近100%的增速,不知道百度云和腾讯云怎么去赶超又怎么去拔高?拔苗助长的小动作,终归算不得数。

不过,现在公有云实现高速增长确实越来越难了,特别是阿里云体量大了,后面增速就不容易了。阿里云2018年增速有所减缓,相对于2017年收入,增速没有达到一倍。

曾有人这样分析过,阿里云纯粹的公有云服务收入占比不到一半,CDN和专有云等业务收入加在一起超过了一半。虽然这样的估计有一定的出入,但从中可以看出,阿里云的收入中,CDN和专有云等业务贡献也已经占了重要的地位。

阿里云面临的挑战就是,吃透公有云服务市场绝对份额的同时,进入企业级领域,让阿里云小云(非公有云那部分业务)然后吃掉企业级领域每年保持增长的量、吃掉企业级领域中做得不好的厂商的量。

阿里云进入企业级领域面临的困难是:金融、政府等行业领域需要更专业的专家型咨询,以及这些领域的专业销售(懂行业用户的规则),这些人才队伍的搭建从Dell EMC、IBM、华为等传统IT公司去挖人,还面临这些挖过来的人如何适应阿里文化,如何将行业以前的惯性思维有所更新迭代,升级装入阿里云专有云的内容。

销售和咨询队伍搭建好了,具体实施、部署、服务的队伍也是存在一定的挑战,因为企业用户所谓的私有云和阿里云之前的实施部署方式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以阿里云面临一个临界点的挑战:就是在组建好自己的销售、咨询、服务队伍后,在企业级业务还没有完全实现高速增长前,其面临的压力必然不小。当然,压力大,机会才能大。

几乎所有地球人都看重的大趋势,各行各业都在云化。但这将会云化成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就看行业自己的特点和发展了。因为用户的业务不同,也不可能“霸王硬上弓”强上公有云。

最后还是会分化成两个用户阵营,如现在的新旧IT一样。一部分公有云应用占比主要的用户;一部分私有云应用占比主要的用户。可是,想要用户一半一半地采用公有云或私有云,就很难办到。因为实际情况和想当然必定大不相同。

最终依然要看企业用户应用中涉及的具体业务,哪种业务应用占比高,自然会不得不采用哪种云,或是公有云,或是私有云,或是混合云。

当然,对于公共云标杆企业阿里云来说,2018年总体收入即然实现超200亿元的目标,那么2019年将面临更大的目标任务和增长挑战。希望这一切都可以化作未来这一年中阿里云发展奋进的动力。

中国联通 154.3亿元

联通在央企混改之路上成为排头兵,改制的进程不断加快,其收入与利润也得到了很好体现。

在公布的可见的数据方面,2018年上半年,联通服务收入13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净利润59亿元,同比劲增145%。中国联通新兴业务保持规模快速增长,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39%。

从该财报数据可以看到,云计算业务是产业互联网业务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云业务必然低于117亿元。这只是2018上半年情况。

按照联通制定的战略2020年产业互联网收入占比达到15%,那么2020年产业互联网收入将超过450亿元,目标固然远大,压力虽然不小,但中国联通对于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业务的重视也备受关注。

在联通看来,运营商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有先天优势,机房带宽资源、数据资源充分,在中国联通混改之后,自然可以突破体制限制,完善政策规范,联通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服务有望得到快速落地。

作为目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云业务,联通在这方面自然不落人后。针对联通云服务的发展,2018年加强了在“云+智能网络+智能应用”政企新融合营销模式转型。同时,在中国联通的主导下,也进一步加快了云际智慧成立与运营的步伐。此外可以看到,中国联通与网宿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云际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从当初的合作愿景可以看到云际智慧将专注于CDN、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目前网宿科技持有42.5%的股权;联通创投持有42.5%的股权;网智通持有云际智慧15%的股权。

在多层面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阿里巴巴集团、腾讯、百度都进入了中国联通新增的13名董事会成员名单之中。虽然当前在纯粹的公有云服务业务上中国联通做得还不够好,但相信中国联通混改之后,在云计算整体业务这个方面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由此,按照2017年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产业互联网收入情况来看,IDC业务收入超过105.4亿元,云计算业务超过4.7亿元,同时在物联网方面获得了超过14.1亿元的收入,在IT服务上也获得了33.19亿元的收入。

按照2017年的统计计算方式“云计算+IDC包括CDN”收入算作中国联通的云业务收入,为110.2亿元。参考一下这组数据,相比2017年,2018年的产业互联网收入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40%。那么,2018年的云业务收入自然估计超过了40%左右增长,估算为:154.3亿元。最终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不久后会公开发布的中国联通财报数据。

可见,在混改不断进行的2018年,中国联通在云业务方面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增长,稳住了阵脚,为以后即将成为其产业互联网中核心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伟仕佳杰 139.47亿元

伟仕佳杰集团2018年云计算和大数据板块的业务收益大幅增长54.2%至163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39.47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26.1%。伟仕佳杰2017年在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业务方面收入为105.5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90.32亿元,占总收入的约五分之一。

伟仕佳杰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云计算解决方案事业部,2016年成立伟仕云安,提供一站式数据服务。

作为定位科技产品供应链及解决方案平台,伟仕佳杰在香港上市,财报显示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业务增长来自几个布局的影响。一是,伟仕佳杰发展了伟仕云安提供一站式云数据服务。二是,伟仕佳杰信息服务致力于中小企业的IT资源整合。三是,伟仕通供应链负责全数字化立体物流服务。四是,清控伟仕业务面向产业并购与投资。

请注意,这里统计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收入包括了伟仕佳杰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及创新科技对软硬件服务的新需求,也就是包括了硬件、软件和服务内容。目前来看,伟仕佳杰与京东云达成了战略合作,在2018年伟仕佳杰成为AWS原厂授权培训中心,在2019年伟仕佳杰也成为阿里云全国总经销商。

在私有云方面,伟仕佳杰与VMware、Nutanix、Veeam、Zerto等厂商合作,而公有云合作伙伴包括AWS、Azure、甲骨文、华为、Office365、青云等。可见,伟仕佳杰对于云计算业务的诉求比较早,布局也比较全面了,可望未来在这个业务上的发展会带来更大的业务贡献。

腾讯云 91亿元

在2018年之前,阿里云比后面5个公有云供应商年收入加一起还多,但2018年就不一定了,因为腾讯云在2018表现得十分疯狂。

从2018年已经公布的前三季云服务的收入近60亿人民币来看,2018年第三季度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其中付费客户数量实现了三位数百分比增长。这必然为第四季度的收入奠定了很好的用户基础,有望取得如第三季度相似的增长结果。

为此,可以预见,2018年第四季度必然会高于第三季度的收入,按照现有的数据阿明不保守地估算,2018年腾讯云整年收入应在86亿元左右,与2017年同比,接近翻番的目标。但是按照最新腾讯财报显示,腾讯云收入实际为91亿元。

从2017年腾讯云在云服务方面主打垂直领域包括网络游戏、视频云服务等业务,到2018年已经扩展到企业级用户领域。

按照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目标,腾讯云的服务业务要发展成为集团的主要营收。

因而,在2018年9月,腾讯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重大架构调整,并成立了新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并进一步强化腾讯云在腾讯集团中的战略地位。从而让腾讯云成为腾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信息能源发动机”。

由此来看,腾讯云的迅猛奋起,必然成为了BAT中的奋起直追的第二名,虽然距离阿里云还有那么长的距离,但这样的势头确实值得关注。

此外,业界盛传,腾讯云为了扩大业务增长的势头,还在与合作伙伴合作上实行了更为彻底和密切的策略,包括在业务与销售合作上成为更亲密的伙伴,这样更利于腾讯云整体业务的高速增长。当然了,高速增长的云业务也包括了私有云、公有云、CDN等业务,私有云里面自然也就包括了销售软件与服务以及服务器硬件等收入了。

发展私有云业务,这是当前所有公有云供应商的策略和大事,占领现有客户基础上,进入to B领域也正在成为公有云供应商的大趋势。

网宿科技 63.37亿元

在2018上半年里,公开信息显示,网宿科技平台规模及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业绩同比正增长,营收达30.59亿元,同比增长25.29%。再看2018年前三个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为46.32亿元,净利润为6.13亿元。

按照现有的情况分析,在2018上半年网宿科技提速了海外平台方面的建设,加快了与以及CDNW、CDNV在技术研发、资源、业务上的深度融合。截至2018上半年为止,网宿科技全球网络节点覆盖了70余个国家及地区。而在上半年整体收入构成中,其CDN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为92%,营收达到了28.18亿元,可见网宿科技的营收依然依靠CDN来贡献。

不过,因为网宿科技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也加多了,在2018上半年中,网宿科技投入的研发成本达到3.45亿元,主要用于推出智慧云视频平台,完成从视频识别、处理、分发到播放的全链条产品AI智能化。此外还上线了洛杉矶、新加坡、日本三大安全节点,持续加大云安全领域的布局投入。这些投入和布局,为网宿科技2018年下半年迎来更加稳定的收入奠定了基础。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预见网宿科技2018年整年收入估算应在65亿元,净利润估算应在8.5亿元左右。但是,在2019年2月底,网宿科技发布了公开的2018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3,746.0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68.98万元。可见,实际的业绩数字比阿明估算的要低一些。

此外,有媒体评论指出,网宿科技的发展有两个方面需要再次注意一下。一方面重点在CDN、云安全、云计算等业务领域及海外市场深耕细作、持续开拓,实现业务量及营业收入同比继续保持增长。另一方面深化边缘计算平台的建设,着眼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的下一个互联网发展机遇,建设“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打造智能网络,深度参与并助力智能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CDN的王者,网宿科技的业务正在不断转型,虽然CDN还依然是主业,但可以让大家看到网宿科技在转型上的动力与举措,只是在转型投入上还需要加大。当然,网宿科技与中国联通的合资合作也算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尝试,未来可以多多关注一下双方合作的业务发展情况。

华为云 64亿元

在2017年公布的华为云伙伴总数超过2000家,年销售收入为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亿元左右,在2018年公布的云服务合作伙伴6000家,在2018年云合作伙伴增加到3倍之后,同时看到华为公开财报显示2018上半年华为云收入增长7倍,以此类推,华为云在2018全年还是必然增长迅速。不过,华为云合作伙伴的单个贡献额并不大,这点需要考虑进来。

此外,2017年比2016年收入增长3倍的速度,那是因为2016年的基数实在是小。2018年华为云在战略、部署与推广上的加强,看似有能力实现比2017年多3倍左右的收入了。但是,在结合阿里云、腾讯云等竞争对手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情况来看,华为云2018不太可能比2017增加3倍,打下一些折扣是自然的。

根据这四个因素的估算,华为云2018年全年收入应在64亿元左右。

按照业内人士分析,华为云包括海内、海外云服务业务综合来看,华为云在欧洲合作的电信运营商,我看也有不少机会。2018年华为云全年收入逼近60多亿元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从2017年正式宣告进入公有云领域之后,华为云不仅在国内大量宣导AI+云的战略,同时在欧洲等地采取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战略,从而迅速扩大了华为云的市场影响力和对用户的触角广度。多层面的战略,遍布全球的发展眼光,帮助华为云在2018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收入。

综合这些表现来看,这里估算华为云在2018全年总收入应在64亿元包括了整合内部IT产品线、软件等与云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收入,这样的统计和估算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公有云友商。

亚马逊AWS中国 39.7亿元

AWS在中国已经由两个授权合作伙伴在合规性运营其在中国的云业务,对于AWS在中国的业务情况需要参考该两家授权伙伴的收入。一个是光环新网,一个是西云数据。

2018年AWS在全球的业务收入发展非常快,依然是全球公有云领域的老大,无论是云技术还是云市场份额方面,AWS始终稳居头把交椅。

西云数据代运营的AWS在中国开设的第二家云计算数据中心宁夏云区域在2017年12月底正式上线,正好到2018年底整整一年。

宁夏西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的主要业务包括了AWS云宁夏区的代运营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

不过,AWS宁夏数据中心的运营主体是亚马逊宁云技术服务(宁夏)有限公司,从2014年公司注册时的首任董事长Adam Noel Selip,到2016年的David Michael Hudanish,再到2017年的李东胜,再到2017年9月开始任期的姚骁,董事长的频繁更替足见AWS宁夏数据中心的发展坎坷。不过,这几位董事长都曾经任职AWS或亚马逊的高管。

Adam曾任职AWS全球销售和营销负责人,2016年8月离职。

David曾任职AWS全球法律顾问,2018年9月离职。

李东胜曾任职AWS大中华区战略策划发展总监。

姚骁曾任职卓越亚马逊的副总裁。

这些情况表明西云数据代运营的AWS宁夏区域业务在2018年已经稳定为用户提供服务了。那么其2018年营收可能达到多少呢?可至今是一个秘密。

通过几个点来分析:AWS中国(宁夏)区域开通后,同配置的实例价格比北京区域便宜,一年预付价格比北京便宜33%,部分实例价格比AWS中国(北京)区域降价近40%。降价自然可以吸引一部分用户进入AWS宁夏区域,但由于西云数据的整体实力与技术能力要比光环新网低一个档次。

中卫网信办提供给投资者的数据显示,2015年,亚马逊宁夏项目首期投资15亿元,部署900个机架,安装服务器3.5万台。预计2016年将在中卫产生云服务收入10亿元,税收0.85亿元。虽然最后到了2018年才正式对外上线提供云服务,但按照当年中卫网信办的预计,其实到了2018年这部分的收入也多不到哪里去。一是云实例价格比北京区便宜;二是新区域开服因技术原因用户增加速度没有想象的快。可见,2018年AWS中国(宁夏)区域收入不会超过10亿元。

光环新网在2017年以20亿元收购了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相关经营性资产,强化了在公有云市场的目标。当时公司预估2018年营收将达到58.9亿元,该预估的数字比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多出了近18亿元。按照实际公告的财报数据60.6亿元来看,实际2018营收比2017多了近20亿元,同比增长48.75%。

因为主营业务包括了云计算及相关服务和IDC及其增值服务,其中公告中显示云计算服务收入占全年总收入70%以上,也就是说大约42.42亿元左右。但是这42.42亿元包括了AWS云北京区的业务、光环有云云增值和混合云、无双科技SaaS云、中金云网私有云四个部分。财报并没有公布具体的AWS云北京区的业务收入。但是按照2017年AWS云北京区业务收入占光环新网云计算业务总收入的70%左右来估算,那么计入光环新网的AWS云收入大约为29.7亿元。

因为光环新网2017年收购了AWS北京资产,因此这29.7亿元可以作为AWS云北京区域的总收入了。

结合业界透露2018年AWS在中国的营收取得高速增长的情况,AWS中国2018年营收比2017年翻倍是很有可能的。那么,宁夏区域+北京区域的总收入也就预估在了39.7亿元,这个数字作为AWS中国2018年营收也就比较合情合理。此外,在2017年AWS中国利润估算为5亿元,2018年发展更佳,那么2018年利润估算为11亿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工控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