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制造业的转型刚需:工业化创业项目的交付误区与投资方向
观察了一部分制造业或工四标签的创业方案;近几年间,也会看到个别的盲目技术堆砌、拼凑方案以及年轻团队在陈旧营销模式当中的摸爬。抛开产业远景的故事不讲,单就“方案实用化、技术血统化”的合理性聊一聊吧。
首先,装备型、流程型与离散型的生产环境不仅是经典产线运行模型决定的,还有供需关系驱动;是供应链网络、加工要求、开工意愿和轻工周期等决定的。
许多年轻的团队高举高打,扑向传统流程制造业的转型。之所以讲“传统”,是由于新兴流程制造业成员较少,且先进精密,且准入壁垒高耸,且上线决策周期和合同执行周期同样漫长;是consultant driven的长项目制+标准导向+经验输出型的商业;否则,大量造型前卫的机器人科创早就无障碍上马了。大型流程制造业与装备衔接紧密,有些是国之重器,它的“转型”是需要国策、国运和国标导向;倘若参与不到其中一个“国”字,便会居为二线产品代工/部件/服务商,失去价格谈判能力和最为得力的需求驱动条件,消耗NRE cost及账期,且不可逆的削弱了财务表现。
中小型流程制造业是“强ERP driven”,依赖咨询顾问、平台软件和工具链的生态(切勿妄谈工业云),需要转型的不仅是制造企业的制度和产线,还有那些浸淫颇深的生态成员们,这也是他们的主力市场,因为那些“国”字驱动的高端产业的壁垒,同样是他们不愿攻克的。让他们“参与转型”将是一个由甲方领衔的系统工程。同样,在我们讨论各种“SaaS+长尾策略”之前,广义渠道化的地面营销手段已然被他们驾轻就熟的用于榨取毛利润了。线上复购的故事有时是反供需关系的,在流程制造产业中,它不能承担衔接上下游生产力的桥梁作用。而共生链条上的那些生态成员们则会得心应手。
反之从生产程序上讲,流程制造业追求精益性,旨在通过程控手段优化制程和供应,增加优品和降低耗损,可以参考半导体中上游产业的成本结构和收益模型。但是,精益生产是有制度支撑的,是有保障机组的,是必须强调规约、冗余和计划性产能产期的。当中的任一分项均可视为细分领域需求。
对于年轻的创业项目,我认同聚焦于半流程和离散型制造产业群的解决方案。
尤对于中资结构的创业团队,可以理解的产业事实是,我国半流程+离散型制造业占据全球份额超过65%,且相对那额外<35%更为集中,产业密度高(上下游产业链的集中)。我国容纳鲜有的本土产业结构完整的业态,就连个别现象化的消费电子业也是上下游共存和同步演进,它带动了江浙和珠江三角区的大量设计/加工/封装产能。
离散制造产业群对于核心PMI/PPI的监控意义更显著;产业自愈性强、迭代更迅速、库存周期敏感且低冗余、本土合规壁垒更低、传感和程控的网络节点密度更低…;它们是所有产线运行模型中过渡最快的。正是由于供需关系网络如此的分散和市场化,在当前窗口,亟需转型的是它们,需求驱动因素不是政策型/事件型,而是业务变革型 —— 柔性生产的转型。
柔性并非第四次工业转型的唯一原则,但它是宗旨,对于离散型制造业同样如此。柔性化是离散生产转型的钥匙,它要求制造企业优化供应和库存,确保极低库存周转率的按需来料生产,确保基于随机产能的机组工效调度,确保基于随机品控标准的机组工况监控,以及在计排产期产能和控制原料耗损方面的革新。(Foxconn等作为单一品类+大批次的特殊存在)
在我国,倘若没有活泼的离散制造产业群,甚至不需要专门监控工增和两个指数了(PMI/PPI),CPI当中一部分意义也要淡化的。
谈谈那些年轻创业团队的主营方向:一些是从事SaaS(MES/MRP)的;一些从事元数据集成解析和图谱;一些是基于协议做工业互联;一些改造产线末端的传感读数和程控能力进而促使机组数字化的(它们往往也参与消费电子业的集成板和HMI设计)。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