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智能制造需要坚实的IT基础架构

三、智能制造需要坚实的IT基础架构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就对企业的信息技术架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的要求:

1.互联互通

制造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传统上生产车间里的传感器、数控机床、PLC等设备是在封闭的工业自动化网络中运行的,完全不能与运行计算机、服务器的IP网络相连。而要融合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首先就要求运行在以太网中的IT设备能够和这些自动化设备互联,能够读取自动化设备产生的数据。这是分析生产数据,进而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

2.灵活简单

一般制造企业的IT网络人员有限,但工作内容多样,责任重大。比如确保在全球部署的研发、运营和生产部门间的协作正常;新工厂按时投产;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可靠协同等等,都要求IT能够快速响应。要能做到这一点,IT架构必须要简单可靠,易于扩展,易于管理。

3.安全可靠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一个安全的信息系统对保护关键技术、新产品信息尤为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生产设备连入开放网络,越发要求企业要有一套整体方法来提升IT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保护整个生产价值链的安全。

思科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规划的IT基础架构

上图是思科为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规划的IT基础架构,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软件定义的互联工厂基础架构

这是一个全面、安全、端到端的基础架构。它建立在一个统一管理自动化设备和IT设备的,且能支持企业移动应用、协作和商业智能分析等业务需要的网络之上。这个网络既要支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也要连接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业务系统。对企业来说,这个网络不仅意味着更小的建设维护成本、安全的访问,还是支撑所有智能制造应用的基础。因为只有有了这个基础,千千万万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等才能成为管理人员可见的对象,才有被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2.数据处理与计算

从基础架构中收集的海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成为指导业务的洞察。无论数据来自数据中心、云(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还是联网的机器设备,首先都要保证可以在最需要的地点对它们进行处理。这个“地点”可能是处在网络边缘的交换机,可能是工厂或企业的数据中心,也可能是跨越防火墙的供应链伙伴系统。其次,还要不断争取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计算。比如工厂虚拟化技术不仅显著减少了PC、工作站、服务器、存储等的数量,还可以提升应用处理速度,降低管理负担。数据虚拟化技术使上层应用可以统一访问异构数据,是智能制造分析应用的基础。

3.应用

两类应用对实现智能制造非常重要。第一类是协同,包括企业部门间的协同和供应链伙伴企业间的协同。大家互相交换数据,根据对方的状态和反馈及时做出业务安排。第二类是大数据分析,包括对实时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可以产生业务洞察,这些洞察可以指导企业优化生产,提高质量,减少停工带来的损失等。

四、IT革新推动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

目前,很多领先的制造企业都已认识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的重要性。利用思科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原有产品轻松升级为“互联”产品,再利用思科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产品运行数据,就可以将分析结果打包成帮助用户预测设备故障,分析使用习惯等的服务。对制造企业来说,“卖服务”不但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客户的体验,有助于保留客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