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中国制造业 如何走向“中国智造”?
如何迈入“中国智造”?
从生产条件来看,中国具备人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等低成本制造要素。随着“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提出,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发展大浪潮。同时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使得机器、车辆、建筑以及原材料等产品均具备了智能特性,其所能采集的信息量也随之日益剧增,至此中国制造业逐渐向“中国智造”迈进。
从远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局势严峻,由中国制造业大国迈入制造业强国,需经历数次转型,而“中国智造”将成为转型的终极目标。而总得来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动因有以下三点:
其一,金融危机的长远影响。要知道,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全球制造业市场急剧萎缩,这场风暴对于国外产业冲击尤甚,而由于对于国外技术过于依赖的原因直接导致中国制造业也陷入生存困境,至今元气还未完全恢复。
其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产品创新力不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材料的要求也越发提升,这也使得原材料的价格直接上涨。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企业大部分聚集与产业链的低端,起着代工的作用,持续下去将会降低创新意识。
其三,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在国家各项政策的颁布实施下,中国劳动力成本陡增,靠劳动力增加产能弥补技术的优势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得不到补充将大大降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至此来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是第一步,只有将中国制造业技术以及创新意识提升上去,“中国智造”的轨道才能彻底打开。
小结:
在“互联网+”的业态形势下,中国制造业互联网化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迫于全球制造业格局的迁移,中国制造业需通过转型模式来涅槃重生,不断缩小与制造强国的技术与创新差距,才能迈入制造强国,从而走向“中国智造”。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6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 2025 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