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灵活性尚不足 人机结合方可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要求高准确度的重复性生产线工作任务中,机器人的表现要优于人类工作者,因为机器人执行此类任务时可避免错误的发生并且速度上也有所提高。汽车制造就是机器人取代人类的一个领域。
然而,据奔驰汽车表示,机器人与高度客制化却不能完全结合起来。奔驰汽车已对把目光放在位于德国新德芬根的最大生产工厂(2013年2.6万工人生产超过40万辆汽车),并决定‘人换机器’。
奔驰汽车生产总监Markus Schaefer表示:“机器人不能实现个性化程度也无法处理很多变化的东西。”
奔驰汽车公司的汽车有多种多样的客制化选项。S-Class汽车在其网上手册上有一个长达好几页的‘选择性设备’包,其中还包括了很多细节上的变化,甚至在电动卷帘、扶手加热以及一系列的方向盘提供选择。
机器人缺乏灵活性
虽然机器人在执行重复性任务是非常有用,但也存在局限性。Schaefer表示:“机器人无法处理所有不同的选项并跟不上变化的步伐。”他说到,为适应生产线变化而对机器人重新编程会造成生产线工作完全中断,不利于公司的运营。
奔驰汽车的汽车部门全球员工人数为12.9万名员工。公司计划继续使用机器人,大型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少,而能与人类工作者一同协作的小型机器人会越来越多。
机器人密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生产线上没有未来。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工厂将使用130万台工业机器人。
报告表示,全球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人拥有66台机器人。目前有21个国际的机器人密度要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中的14个就集中在欧盟地区。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在机器人密度目前的排名第28位,但仍是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增长市场。报告预测2018年中国的工业设备将占圈最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文/Moon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22-2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第三届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即日-8.30免费下载>>> 福禄克在线温度监测应用案例手册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英飞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赋能绿色建筑与工业互联
推荐专题
- 1 进击的汇川技术 | 东南亚篇
- 2 中控技术工业AI再获亿元订单,打造全球最大煤炭清洁转化智能工厂
- 3 宝信软件2025 年度行动方案,推进PLC核心技术和AI融合
- 4 重磅!科远智慧希望引入 “战投” 发力工业 AI,抢占千亿市场
- 5 数亿元 C + 轮融资落地!埃克斯加码半导体智能制造
- 6 安川电机 1.8 亿美元美国扩张计划,欲破局全球竞争?
- 7 现场直击 | 维科网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上海)巡展直播,领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巅峰盛会!
- 8 硬核登场!凌科LP-12系列 90°工业级连接器上市,打造行业高可靠连接解决方案
- 9 一眼洞穿零部件内部缺陷,海康发布加持大模型的工业探伤系列产品
- 10 突发!工业自动化巨头西门子高管变动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