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点:本周工控新闻热点回顾
评价近期浙江、广东等地出现的机器换人现象会不会影响就业,关键是看其成因是什么。“主要因为招不到人而采用机器代替人工,对就业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因为其背景是劳动力紧张。”
他分析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总量仍然很大,但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劳动力不再是本世纪初那种相对于需求“无限供给”的状况。对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的调查显示,求人倍率(岗位需求/求职人数)今年一季度达到1.11,即111个岗位对应着100个求职者,总量矛盾已不是就业领域排第一位的问题,结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供求状况的变化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农民工平均工资近三年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这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譬如浙江、广东等地,其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依靠外来劳动力。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发现不需要离家太远就能找到工作并拥有不错的工资待遇,更倾向于就近就业。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成本较高,只有开出更高的工资才有可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外来劳动力。“浙江、广东等地近期出现的机器换人,就是招工难和用工贵相互交织的结果。”郑东亮说。
去年浙江省经信委所做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浙江针对30个工业行业、567家企业开展的机器换人专项问卷调查显示,75.7%的企业把“用工成本高”列为开展机器换人的首要原因,38.1%的企业表示对机器换人“迫切需要”,61.5%的企业通过机器换人至少减少了10%的一线员工。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陈耀表示,起因于招工难的机器换人肯定不会影响就业,反而由于生产得以延续,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正常运营并扩大规模,有利于就业。
编辑视点:机器换人是趋势,但就目前而言对就业影响不大,大规模机器换人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是存在问题,一个是因为机器换人短时间的成本高,第二是相关技术人员不足,培养需要时间。
工程机械机器换人“尝鲜者”遇到大甜头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生产线上依旧以人工为主,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
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表示,机器人不是单一机器的概念,它是一个体系,需要事先去筹划,需要改变我们的思路和管理方式。
在生产车间,工人有熟手和生手之分,他们不但容易疲劳而且会受情绪影响,出活儿有好坏之分,而机器人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机器人也同样不像人一样擅于转圜,对零部件以及前道工序标准化的要求相当高,就像拼装积木,倘若零件不合尺寸,这个拼装高手可就无用武之地了。也因此,使用机器人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甚高,这包括对机器人本身的研究、对整个生产线的综合协调乃至对原料的选择和把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