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政策扶持助发展 汽车再制造市场空间巨大

  从汽车再制造领域看,全球汽车零配件再制造行业总体规模约为850~1000亿美元。在欧美,发动机、变速箱等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较为发达,再制造发动机与新发动机的比例已经接近1:9。根据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APRA)的统计,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2007年的规模约为350亿美元,全行业有超过1000家公司,其中包括150家发动机再生产企业。美国汽车再制造业已覆盖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转向器、起动机、空调压缩机、轮胎等几乎所有零部件。根据相关统计,再制造产品占到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份额的45~55%,在起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备件中,再制造件的份额已经超过90%,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再制造件的份额达到70%以上,再制造发动机的比例也已经达到约10%。

  我国汽车再制造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我国2009年的再制造产能为发动机11万台,变速器6万台,发电机、起动机100万台,总产值不到25亿元。虽然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美国的40%,但发动机再制造的比例和汽车再制造的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接近1/100,发展明显滞后。

  政策扶持助发展

  欧美等国家的实践证明,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旧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和再使用,可以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它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际上,国家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将汽车再制造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子行业,对其在产业政策和法规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支持。按照正常的报废规律,我国汽车的理论报废量从2004开始就已经达到了百万级规模,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而快速攀升,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预计2015年理论报废量将超过800万辆,2017年超过1000万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有望近期出台,可能对增加再制造企业的原料来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政策的逐步完善及报废车辆规模的显著增长将有望驱动再制造业加速发展。

  继2008年发改委首次推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确定14家汽车企业为再制造试点企业。三年后的9月14日,发改委再次发文《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扩大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试点范围,并提高扶持力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