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阿凡达异体控制技术成真 工业领域或大放异彩

  我国曾用人工控制信号实现两只蟾蜍互感互动

  我国科学家也一直在进行异体控制方面的探索。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1月28日,利用微电子神经桥和互联网技术,南京和北京之间实现两只蟾蜍互感互动。

  当时来自东南大学、南通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的学者,组成南京和北京两个小组。在一只坐骨神经已与微电子神经桥发射端连接的蟾蜍脚趾上,北京实验小组给蟾蜍一个刺激,使蟾蜍腿产生缩腿动作。微电子系统将此神经信号放大处理后通过3G无线互联网传送到南京,南京的实验小组将北京蟾蜍的坐骨神经信号接收、处理,刺激本地蟾蜍的坐骨神经。这时,南京的蟾蜍做出和北京蟾蜍相似的缩腿动作。反过来,南京的实验蟾蜍缩腿时,其坐骨神经上的神经信号传送到北京后也控制北京的实验蟾蜍产生类似缩腿动作。两地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从而,验证了千里之外两只蟾蜍可以实现互感互动的科学设想。

  由于当时人们还不能解读肢体运动的神经编码,所以上述实验室是利用人工控制的信号产生肢体运动,与正常人肢体运动的自由度与和谐度相去甚远。负责这一项目的王志功教授当时表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推想的方案,未来可以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将健康人肢体运动相关的神经信号与瘫痪病人的运动控制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从而使瘫痪病人的肢体在健康人动作相关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类似的和谐动作,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也可以将在千里之外的机器人的信息系统通过“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系统与本地人的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使异地的机器人在本地人动作相关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类似的高难动作。四年之后的今天,美国科学家在上述领域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