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点】2013富士康自动化转型的艰辛历程
欲在美国建设工厂 自动化转战海外
受于大陆的劳动力成本提升,富士康也在冥思各种解决办法,比如引入机器人流水线计划,但真正实现还遥遥无期。机器人适用性并没有达到业界期望中的程度。在价格上,成本还保持在较高的价格趋间,虽然国产机器人普遍成本在16万左右,与国外动辄几十万一台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价格优势较大,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国内市场接受度并不高,采购成本降低也就无从谈起了。
即使富士康现在已有自产机器人,但是不可能向计划经济时代一样,以成本甚至亏本价来保证生产需求,国外专家指出,工业机器人真正大规模的普及还需要大概10年时间,到那时成本及适用性都将有非常大的提高。
不过,即使“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富士康面临日益增长的人力及生产成本,并没有放弃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方向的努力。
现在,它有了更实际一点的办法据外媒报道,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后,富士康将投资40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建造机床自动化生产工厂和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力支撑企业未来自动化转型步伐。
富士康此举主要是由于目前大陆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同时高端人才短缺。富士康将会在美国东西海岸建设两家工厂,主要从事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制造。郭台铭也表示在美国建厂主要是转移高端技术型工作,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同时这也将为美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5月16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5月16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 2025 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