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五大因素决定目前3D打印技术无法平民化

  “3D打印”在今年可谓热火了一把,对于该技术有人看好,有人唱衰,但不管怎么说,在媒体的轮番轰炸下,“3D打印”这个名词在普通民众的心理确确实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该技术要想走入寻常百姓家貌似还要面对许多困难。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新鲜,3D打印的思想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而3D打印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只不过此前该技术一直默默无闻。

  “3D打印”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眼球,不得不归功于今年5月5日世界首个3D打印手枪的试验成功。据悉,这把手枪的制造者是美国一名25岁的法律系学生,名叫科迪·威尔森。数据显示,他把手枪的设计图纸发布在自己的网站DEFCAD上后,仅两天时间下载量就已超过10万次,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此后的3D打印的心脏、汽车等也赚了一把眼球。当然,“3D打印”的广泛传播,也少不了互联网的功劳。在早些年,即使3D打印技术有所建树,恐怕作为屌丝的普通民众也很难获得该方面的详细信息。

  此后,3D打印受到媒体热捧。3D打印的骨骼、心脏可以治病救人;3D打印的卫星部件,使人们认识到新技术在航天业大有可为;而3D打印出的食物、衣服、鞋子、甚至汽车、仿真娃娃等,更是让人们认识到该技术的“无所不能”。许多人惊呼“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然而此时,一些专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3D打印的普及为时尚早,仍有许多瓶颈需要突破。而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对于该技术的态度更是极端:“如果3D打印真有用,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7月8日,Technicolor特艺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吴斌也发表言论称,3D打印不适合大规模的制造业,量产不现实,目前来看比较适合个性化的产品。

  据业内人士分析,3D打印的应用将集中在医疗、军事、航空等领域,在普通民众中普及仍有困难。

  首先,是老生长谈的材料限制以及成本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做成胶水和粉末这些适应打印的形态,目前3D打印机能打印的材料主要有石蜡粉、金属粉、高分子材料粉、树脂等少数几种,而要想打印出理想中的产品必须使用与模型相同的材质,因此受材料限制,3D打印并非想象中的“无所不能”。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