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风电产能扩张“急刹车”

  从2009年之前连续四年翻番增长,到2010年增长幅度放缓到30%,曾经“大爆炸”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已经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口。站在新的起点,作为后来者的中国风电产业如何突破发展困局,实现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成为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日前举行的今年首个国内大型风电展———2011天津国际风电产业配套洽谈会上,业界专家和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纷纷为我国风电发展“支招”。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五年,我国风电产业将步入平滑增长期,价格竞争短期内难持续,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军认为,我国风电发展必须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追求装机容量向关注风电电量转变,从集中大规模开发向大规模分散开发转变。

  1.中国风电“大而不强”

  继2009年凭借29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总量超越德国,跻身世界第二大风电市场之后,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一举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预计新增风电装备容量175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4167万千瓦。

  然而,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看来,虽然我国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世界风电大国,但仍然称不上风电强国。

  从人均电量来看,美国、丹麦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分别达到13682、6773和7813千瓦时,而中国的人均电量只有2585千瓦时;从人均风电量来看,美国、丹麦和德国分别为174、1313和492千瓦时,而中国的人均风电量只有9千瓦时;从风电电量比例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丹麦、西班牙和德国分别达到19%、11%和6%,但中国只有0.35%。

  此外,我国的人均电力装机、人均风电装机和风电装机比例也都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同样认为,由于我国风电装备质量水平仍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在并网容量、吊装容量、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风电市场的位置并不稳固。

  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的话来说,衡量整个风电产业链健康的关键指标应该首选发电量,而不是把风电装机容量和风机制造能力作指标。

  事实上,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应该是绿色、低碳、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按照这一思路,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5亿~2亿千瓦。

  谢长军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将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势头,装机容量以每年1500万千瓦的速度增长,不排除2016年风电装机再度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相明则认为,云南、贵州等南方复杂地形区域将成为新兴市场,而海上风电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2.质量和技术成竞争焦点

  由于近几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长期积累形成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始集中暴露,突出表现为:风电机组出现故障、事故,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成本高,风电场容量系数低,风电与电网“不友好”,风电与环境不和谐等等。

  谈及当前十分突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天津市风能协会秘书长王长贵用了“触目惊心”一词来形容。“从国内风电场的运行记录来看,风电设备故障率高于5%,零部件的故障率甚至更高,齿轮箱是风机质量的第一个薄弱环节,接下来分别是变流器和液压站。”王长贵说。

此外,被称作风电和电网“友好”技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一直无法实现突破,成为当前风电与电场“不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贺德馨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我国风电产业要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必须更多地关注质量和技术。

  “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做好风电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管理。”贺德馨表示,一方面,要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风电成本,同时还要做好对风电机组运行的实时检测和故障诊断,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技术进步。

  针对目前风电与环境“不和谐”的问题,贺德馨建议,在风电场建设中,既要考虑景观,尽量少占用土地,建设后要恢复植被;又要保护鸟类,特别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严禁规划风电场;还要降低风电机组,特别是海上风电场的噪声。

  3.风机制造业加速“洗牌”

  考虑到电网已经成为当前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风电竞争的焦点将从资源向市场过渡。

  “过去几年我国风电产业的‘疯长’,导致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谢长军坦言,2010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仅华锐、金风、东汽、明阳和联合动力五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上述容量。同时,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美国GE等国际风机制造业巨头纷纷在华建立生产基地,风电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接近90家,叶片企业超过50家,塔筒企业近百家,这些企业已经暴露出自主设计能力不强、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在谢长军看来,今后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将进入兼并整合时代。“经过大浪淘沙和兼并整合,预计我国最终将保留8~10家风机制造企业。”

  印度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耀祖则建议,我国风机制造企业可以尝试“走出去”,寻找更加广阔的蓝海。

  “相对而言,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我国风机制造商‘走出去’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空间,减少闲置产能成本。”何耀祖坦言,不过,技术要求、市场规则、国际认证和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我国风机制造商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挑战。

  4.产业链优化在即

  虽然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但是我国风电产业配套体系仍然不完善,产品技术研发未能在产业链上有效整合,导致整机市场价格战日趋白热化。

  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风电整机的平均价格就以年均12%的速度下降,从原来的1万元滑落到2007~2008年的6000~7000元,2010年已经全面步入“3000”时代,今年1月份价格进一步跌破3700元。

  为避免市场价格战不断升级,一个更加强大的风电产业链无疑成为制衡风电市场的重要筹码。

  在倪维斗看来,一个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应该包括:资源调查分析,工程设计,风力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验和认证,运行和管理,电网改造和建设,市场消纳,服务和人才管理等等。

  贺德馨则认为,完善风电产业链的关键在于加强上下游的协调配合,加强专业化生产,“整机企业尽量不要‘大而全’,要多采用配套零部件,鼓励市场实现充分竞争。”

  记者了解到,国内不少优势风机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做实产业链。例如,金风科技已经开始收购叶片企业;明阳50%以上的风机部件以控股或者参股方式进行生产,叶片由全资子公司生产,变频器、变桨/变频/整机控制系统由关联企业生产。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金东虎则表示,天津正在加紧制定促进风电发展的产业政策,而加强风电产业链建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据透露,“十二五”期间,天津将鼓励风电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2.5兆瓦及以上陆上风机、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风机关键零部件研发,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国内外风电科研、检测和认证机构,不断优化产业要素环境。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