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攻克技术难关!
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可填补中国氢氧发动机型谱和技术空白。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1日消息,拟服务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取得积极进展。
据悉,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预燃室热试验、氢涡轮泵与预燃室联动试验、氧涡轮泵与预燃室联动试验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热试验,标志着中国突破了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系统技术及高压大流量预燃室、高效多级涡轮泵等核心组件的关键技术,为工程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进入21世纪后,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与美俄等科技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在航天技术领域,我们与美俄之间仍有着较大差距。
早在2018年,美国私人公司SpaceX就成功发射了“重型猎鹰”火箭。该运载火箭的起飞重量为142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6.7吨,火星轨道运载能力为16.8吨,我国当时最先进的的“长征五号”与之相比仍差之甚远。
而美国最早发射重型火箭“土星五号”是在上世纪60年代,比我国的“长征九号”早了近70年。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方面也不断取得骄人成就,嫦娥五号、北斗系统、天问一号的陆续升空,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拉升至世界前列,但在重型运载火箭方面没有太大建树,仍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一直以来的痛点。
此次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成功突破,填补了中国氢氧发动机型谱和技术空白,让我国正在研制中的长征九号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更好地满足中国未来火箭和重大航天任务对动力的需求,对诸多基础学科和工业领域有巨大的牵引带动作用。
作者:刘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