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星河动力成功实现火箭入轨
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0.5万美元
就在火箭发射前一天,11月6日,很多政府人士、投资人、航天领域从业者飞抵酒泉市,希望能够亲眼见证“谷神星一号”的起飞。
这样大动静的背后,是此次发射的特殊意义。在国内此前仅有一次成功发射案例的情况下,如果“谷神星一号”顺利发射,将意味着星河动力这个“后来者”正式完成对早一批创业公司的追赶,“跑步”进入头部梯队。
当然,刘百奇和团队也做好了失败的预案。“航天发射本身是有风险的活动,针对这个风险,也有完整的预案和处理措施。这次首飞火箭是‘打一备一’,如果这一次飞行失利了,我们会马上进行问题分析,完成归零后尽快组织二次复飞。”
结果令人振奋——“谷神星一号”首飞成功并实现入轨。
首飞成功,直接提升了星河动力在行业内的关注度。据媒体报道,首飞成功后,星河动力的估值可能实现翻倍。
此前,星河动力先后完成了4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今年9月的2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强资本领投,启赋资本、达武创投、元航高脉资本、联储关天、安徽江南产投跟投。
刘百奇也感受到了资本的热情,近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与其接触。另外,热度还体现在客户订单的增加上。
因为,此次首飞入轨成功达到了百米级入轨精度,标志着星河动力具备了商业化发射的能力。毕竟,能够把包裹精确送达指定地点,快递服务才具有价值。据了解,星河动力近期又获得10多个火箭发射订单,预计于明年、后年完成。
刘百奇表示,实现入轨发射只是商业火箭的开始。接下来,如何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发射能力将持续考验着一个创业团队。
在他的规划中,固体火箭方面,团队预计于2022年实现小批量规模化发射;同时,2022年星河动力也将完成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并计划于2024年实现回收,“通过回收和重复利用,我们计划把火箭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0.5万美元。”
2015年,国内商业航天兴起。5年间,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创业者,行业中一直存在渴望尽快“打造出中国的SpaceX”的声音。
而伴随着各个民营航天企业的摸索与前进,这种热忱也逐渐归于平静。一方面,SpaceX的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意识到了探索出自己道路、找寻自己节奏的重要性。刘百奇就将星河动力实现追赶的原因归结为,坚持从成立之初就规划好的道路。
“我们走自己的路,不是必须对标SpaceX,也不需要做中国的马斯克。没有办法对标,也没有必要去对标,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环境、工业技术、发展阶段均不相同。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要尽快做出可靠、低廉的好产品,和大家一起解决运力缺口的问题。”刘百奇说道。
今年,卫星互联网被正式纳入“新基建”的范围,市场的需求进一步被刺激。成功首飞、迎接过属于星河动力的高光后,刘百奇和团队没有太多时间停下来感受这一时刻,他们还要继续加速奔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