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数控车削加工中薄壁零件变形的问题?
前 言
在切削过程中,薄壁受切削力的作用,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出现椭圆或中间小,两头大的“腰形”现象。另外薄壁套管由于加工时散热性差,极易产生热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下图零件不仅装夹不方便,而且加工部位也难以加工,需要设计一专用薄壁套管、护轴。
一、工艺分析
根据图纸提供的技术要求,工件采用无缝钢管进行加工,内孔和外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用车削可达到,但内孔的圆柱度为0.03mm,对于薄壁零件来讲要求较高。在批量生产中,工艺路线大致为:下料—热处理—车端面—车外圆—车内孔—质检。
“内孔加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我们抛开外圆、薄壁套管就内孔切削就难保证0.03mm的圆柱。
二、车孔的关键技术
车孔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内孔车刀的刚性和排屑问题。增加内孔车刀的刚性,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增加刀柄的截面积,通常内孔车刀的刀尖位于刀柄的上面,这样刀柄的截面积较少,还不到孔截面积的1/4,如下左图所示。若使内孔车刀的刀尖位于刀柄的中心线上,那么刀柄在孔中的截面积可大大地增加,如下右图所示。
(2)刀柄伸出长度尽能做到同加工工件长度长5-8mm,以增加车刀刀柄刚性,减小切削过程中的振动。
三、解决排屑问题
主要控制切削流出方向,粗车刀要求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前排屑),为此采用正刃倾角的内孔车刀,如下图所示。
精车时,要求切屑流向向心倾前排屑(孔心排屑),因此磨刀时要注意切削刃的磨削方向,要向前沿倾圆弧的排屑方法,如下图所示精车刀合金用YA6,目前的M类型,它的抗弯强度、耐磨、冲击韧度以及与钢的抗粘和温度都较好。
刃磨时前角磨以圆以圆弧状角度10°-15°,后角根据加工圆弧离壁0.5-0.8mm(刀具底线顺弧度),c切削刃角k向为§0.5-1为沿切屑刃B点修光刃为R1-1.5,副后角磨成7°-8°为适,E内刃的A-A点磨成圆向外排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20-22日立即报名>> 【在线观展】日本东京国际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博览会
-
即日-1.25限时下载>> ADI电源设计基础知识白皮书
-
即日-2.5立即投票>> 维科杯·2020(第三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2.26立即下载>> 【西部数据】工业应用中的嵌入式存储
-
3月25日立即报名>> 【2021系列活动】-汽车电子技术在线会议暨在线展
-
4日7日预先登记>> 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 机械研发高级工程师 OFweek猎头
- 机械工程师 /机械设计师 上海中筑实业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深圳市特瑞吉科技有限公司
- 机械设计工程师(偏器械)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温帆轴流风扇(苏州)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师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急聘高级研发工程师/机械设计师 沛煜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大学教师(机械设计) 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机械结构工程师 宁波伊士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非标机械工程师 杜瑞博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