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如今,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全球工业制造业的主要方向,在已经过去的2019年里,各企业都在大力布局智能制造市场,为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而奋勇前行。2020年,这一趋势势必还将继续。

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工控产业,OFweek工控网梳理了2019年度工控行业十大言论,它们有的来自企业精英、有的来自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新的一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1、智能制造浪潮下,细分市场需要更多隐形冠军

随着智能制造浪潮袭来,许多中小型企业想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逆袭,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便是在智能制造时代,大型企业依然比中小型企业更具优势。因为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足够的资本或实力,可以通过自研或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但中小企业却会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等制约,难以推进智能化进程。

对此现象,德国莱茵TUV集团大中华区商用及工业产品服务副总裁夏波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在夏波看来,创新源于发现“蓝海”,转变源于“制造到智造”。中国作为工业、制造业大国,还有很多市场潜力可以挖掘。从国内外市场的对比中可以预见,中国市场的增量有可能比欧洲更多。

夏波认为,在工业4.0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大浪潮下,中小企业寻求发展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即关注细分行业和领域,找到符合市场的碎片化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做行业的隐形冠军。“只有做好产品本身,企业才有发展的可能。”夏波如此说到。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TUV莱茵大中华区副总裁夏波,图源:OFweek工控网

2、AI是智能制造的有力武器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市场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多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任务,意味着制造业迎来更大的挑战。传统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现代制造业面临产品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企业必需提升化机械的利用率,最大化投资回报率,才能在未来制造业中占得优势。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品圣表示,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和降低生产成本。而单靠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传统的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必须变革,而智能制模式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

杜品圣认为,人工智能将解决传统自动化控制不能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过程,能为自动化带来极大提升,可以让机器执行那些靠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IT和OT的结构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得智能制造生产制造模式成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生产制造模式。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品圣,图源:OFweek维科网

3、企业需要进行工业4.0成熟度评估

今天,如何将德国工业4.0的制造技术应用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主要目标之一。

博世互联工业中国区总经理贾睿萌表示,企业需要明白自身在各个领域的精益程度,以及工业4.0的成熟度,通过这两个层面,才能找出物流和生产环节的问题和瓶颈。同时,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增值环节、必要非增值环节以及浪费环节进行一个清晰的评估,这样有利于企业的长期高效发展。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博世互联工业中国区总经理贾睿萌,图源:OFweek工控网

4、工业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是连接问题

近几年,由于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企业急需使用物联网手段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产能和品质。在此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随着5G时代的到来,工业互联网必然会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重庆邮电大学教授魏旻表示,工业互联网本质是人、机、物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的网络空间,其终极目标则是将技术、产品和服务落地。简而言之,即数据是核心、网络是基础、应用才是王道。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整个工业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是连接问题,同时需要防止核心技术空心化和平台内容空心化。

5、未来制造业的趋势是协同制造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业务经理莫军认为,未来制造业的趋势应该是协同制造,包括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和协同服务。在协同制造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关键,因为制造商需要对供应商下达一些计划,要对生产进度进行跟踪,以及进行交期跟踪、库存跟踪、质量测试结果,还有追溯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对于整车厂来讲都是关键。

有时候,制造商会接到来自不同区域的巨大定单,从集团管控的角度来看,需要平衡各种分厂生产任务,以实现更智能化的生产。那么,如何保证产品在异地生产的品质,管理者要评估各个工厂表现,那就需要一个跟踪的体系。

因此,未来制造业会有三个大趋势,第一个是供应链的沟通,第二个是集团的管控能力增强,第三是以人为本的数据服务。制造系统最终需要把数据进行转换,以支持员工和管理者更好地工作,包括给予一线员工操作上的指导。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制造业务经理莫军,图源:OFweek工控网

6、激光微增材技术在制造领域有广阔前景

传统的制造技术在电子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只能进行平面加工,污染严重,局限性很大。而激光先进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有效而精准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实体,更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实现手段。因此,增材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建国认为,激光微增材制造技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虽然激光微增材制造技术已经有所发展,但在技术和产业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推广速度慢等不足。

在未来的发展中,该技术将会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应用范围也会拓展得更宽,对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具有更大的意义。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建国,图源:OFweek维科网

7、电子厂房正迈向智能化运维阶段

近年来,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行业困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电子厂房投资巨大的情况下,除了人才、技术等问题,如何从能源以及建设和维护周期方面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李瑞表示,对于建设电子厂房而言,无论是做芯片还是面板都会有大量能源的消耗。而通过数字化手段,电子厂房正在迈向智能化运维阶段。

在李瑞看来,当前电气化和数字化两大趋势正在催生全球能源转型和工业革命。对于电气化而言,电力是整个人类工作、生活的基础,电气化仍然在快速的发展。对于数字化而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未来数字化可以极大影响电气化发展,能源使用、消耗可以更加安全、绿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完全透明、智能、可以预知故障的透明工厂会更符合发展趋势。所谓透明工厂,跟以往被动的运维方式完全不同,它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分析全合规、维护改造升级全预见、系统运行风险全掌控、设备运行状态全感知,从而保证整个产品、工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8、智能制造底层数据的价值蕴含在场景中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副总经理景平表示,智能解决方案决定了“怎么做”,智能管理方案决定了“怎么管”。未来智能制造的升级,硬件有要求,软件管理也不能落后,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中,智能制造底层数据的价值蕴含在场景中。对于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每一个场景都有对应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因此景平认为,无论是硬件厂家还是专职集成商,只有当整个行业能一起从具体场景出发,让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更契合用户的需求,为行业贡献一份价值,最终才能真正把中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向世界。

9、红外热像让工业物联网更加透明

物联网未来的方向是设备化、终端互联化、和智能化。而这些应用分类中,红外热像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工业中,红外热像将“无处不在”。

艾睿光电测温产品部总监余广友表示,红外热像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能够对目标以及工业现场进行实时、在线、全面感知,然后通过后端数据处理,能够对设备状态进行智能分析、数据挖掘。这样,企业能够实时了解设备、生产流程具体状态,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精准的管理和决策。

10、传统工业机器人不再适应每个领域

当前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厂商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提高生产力及效率碰到瓶颈。随着劳动力人口比例逐渐减小,未来劳动力缺口现象将会越加严重。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许多工厂开始引入工业机器人。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王皓表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远低于日韩等国家,因此国内机器人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工业机器人将不再适应每个领域。安全性更高、能满足生产线柔性化需求的协作机器人更符合当前发展趋势。

王皓认为,开发出针对现场工艺的工艺包,做足行业落地应用,预先设置好解决应用问题,这些都是国产机器人落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10句话为你揭开今年工控行业的发展趋势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王皓,图源:OFweek机器人网

总结

2019年,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2020年,这股趋势必然会持续提速,切入更多行业。但在巨大的机遇背后,同时也潜伏着惊人的挑战。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各个产业的帮助。只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生态,加强合作,齐心协力,中国工控产业才能真正地崛起,并实现长足的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