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相爱相杀

2019-03-27 08:49
来源: 亿欧网

从这三个分级上看,私有云用户可以将现有应用改成边缘计算作为云端视频服务的基础。这层用户,就是上述三类分级中的企业级用户,也就是原来我们所讲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用户。现代视频应用中心,安防仅是一个小的分类,企业需要的视频技术往往涵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人资调度、质量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等多元的可视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更高效的工业和流程自动化控制及可视化管理。这些企业级用户本身没有公有云需求,完全需要定制开发,数据为自己所用,结果为自己和自己的客户服务就足够了。这类应用场景中,对于强调全盘能力和海量数据、海量用户的云计算需求并不大,为了提效降费,也为了数据安全,完全可以采用更贴近业务端的边缘计算来满足自己和客户的需要。比如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

混合云用户和公有云用户,是离不开云计算的。我们如果把应用场景扩大到城市级管理平台,也就是物联网(或者缩小到视频物联网)的另外一个大的应用环境—智慧城市中,用户单位水乳交融,比如城管、交通、治安、医疗等等,各个部门都有视频大数据需求,每个部门也都有自己的私有云,但汇集到整个城市,在理想状态下是要进行二次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分发,从而为整个城市管理作为依据的。他们既强调边缘计算的快速响应,也需要云计算的视频大数据作为信息源来进行整体管理的规划。那就离不开云边协同,一起展开工作。

广义上视频数据的公有云用户,我们可以暂时归类为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主,他们是最底层的SaaS级应用客户,运用前端设备和平台进行家庭和店铺厂房布防、入侵探测、客流分析、热力分析等动作,需要提供平台的公有云+提供智能算法和前端边缘节点的企业为之进行服务。在雪亮工程等视频二次大联网的前提下,但凡公共区域的摄像机从理论上都是被纳入到联网范围的(当然法理和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这类用户,短时期内是公有云用户,长期来看也可视为云+边的用户。

综上,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细分到视频物联网领域,更加没有谁吃掉谁的概念,而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不同功能间的相互促进和补充。

视频物联网企业的动作

从去年到今年,由安防领域向视频物联网方向转型的几家企业,尤其是海康威视和大华,一前一后,已经完成了企业结构的转型。如果2017年海康发布边缘计算应用在安防时看的不是很清楚,那么从他们去年年中企业架构的转型,包括大华今年年初的调整,就能看出,促成改革的是核心业务的转变。

之前作为安防企业的定位,行业内很多企业仅仅以应用事业部制进行客户归类。这次转变,从现在看是按照用户对云和智能化需求的不同进行结构改革的。大体上来说,私有云对企业业务中心,混合云对公共业务中心,公有云对个人和中小用户业务中心。

这种划分,华为早已经做出了探索。华为的企业架构大致分为几个事业部,企业网络BG、运营商网络BG、消费者BG以及服务BG等。如果把云和网络作为主干线,前三者就能有机的按照用户应用归类划分事业部了。而作为互联网企业,BAT三家的云事业部,也是面向用户群体特征进行的业务拆分。

在这些企业的分类中,从设备商转型到设备+软件+服务商的企业更强调云端协同、云边协同和前端智能提高整体效率。而高举高打的互联网企业和华为这类基础架构型企业更强调生态和平台。但无论哪家,都不会扔掉云或者边而取其一,一定是协同发力,占领更全面的用户群体。

物联网每年安装数十亿台智能设备,据估计,到2020年将安装超过200亿台智能设备。设备的不断增加,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的压力不断加大,边缘计算的带来的边缘智能一定会越来越重要。而云作为基础,将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公安等大领域,一边吸收边缘智能的成果,一边固化平台海量数据结构化的优势,互为动力,一同前进。

作者:刘思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