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美的CIO张小懿:在“做好自己”的过程中发现工业互联的机会

2018-12-20 17:31
来源: 粤讯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制造业回归成为了主流,尤其,这几乎是一次全球性的产业战略调整。

当然,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重构信息化思路,重新定义制造的过程。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但,国内很多事,容易身不由己地被“举国之力”化,进而误以为是一种短期内可以实现的行为。

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914亿美元,其中以亚太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最高。数字是未来的,我们能目睹的现状是,在中国,随着国家多项相关政策出台,“工业互联网将迎来爆炸性增长”成为一个预判。

2015 年,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6年,出台《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2018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

指南提出,到2020年,培育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018年11月22日,工信部拟将工业互联网在球墨铸铁管制造工厂的应用试点示范等72个项目核定为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公示时间为2018年11月22日至2018年11月29日。

各国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争夺已然开始。平台之间呢?平台之间是非此即彼的,还是能通吃天下?

某个周末,Silver(自媒体Silver’s Point创始人)和美的CIO(首席信息官)张小懿聊了聊。美的推出的M.IoT平台是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级示范样板工程之一。

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设备联网”或 “机器换人”,而是涉及研发、订单、计划、制造、采购、品质、物流、客服等产业链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Silver:目前看到的是,非常多制造业企业推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的性和优势都略有不同,但大致殊途同归。未来到底,(推出的平台)for自己用的可能性更多一些?还是for其他企业用的更多一些?GE最早做被业界奉为鼻祖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战略上划分为三个步骤,GE for GE, GE for Customers, GE for world。现在predix基础好像没有人提了,要卖掉了。能否从你的角度聊一下,你所看到的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以及这个平台中长期的方向?

张小懿:内部美的最开始称之为智能制造,不叫工业互联网,就是内部使用(的智能制造平台)。因为我们是个制造企业,需要提高效率,提高自己内部整个制造水平跟品质水平。

我原来是在IT部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要去往外推广或者对外服务。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在“做好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这里面的效益是巨大的。无论从效率上来讲,从确定性跟品质上讲,对我们内部整个制造,甚至从制造延伸到我们产品的研发(效益都是巨大的)。因为你制造好的话,反推过来研发平台化、模块化要做好,仿真要做好。一步一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如说以前我们是压货式的增长,增长出来再去卖,现在整个就T+3变革过来了,市场需要我们反过来什么,现在我们在推的就是面向2B和2C,C2M现在正在推广,完全由用户来指挥整个后台的生产,用户跟客户,对美的来讲整个是研、产、销,整个全价值链变革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巨大的价值。美的的制造走的很深,实际上这可能是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特点,制造走得深一点。

举例子说,基本上一台空调,把钢板、铜、铝这些零部件买进来,从压缩机开始烙线圈一步步做起来的,到两气一个生产,到注塑的环节到电子,各个环节都是美的自己做的。最后生产出这个产品出来。

但是国外的制造业不是这样,海外的模式是喜欢发展合伙者,供应商都很多,最终来做总装。

美的自己一步步来做,在过程中会有很多没碰到的困难,比如说总步装拉动的情况。我们原先最开始采用国外软件的时候,它能够带动一成、三成。三五成没办法,要多跑一轮。多跑一轮就消耗一轮的时间,如果是一轮是一天,就是一天,如果四个小时就是四个小时,很不方便。我们现在做了这样一个变革,自己开发了自己的软件跟平台,美的的APP总装一键就能够拉到步装。最深现在做空调做十成,十成一键就能够把计划跟拉动式生产全部排下去了。这些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深刻的研究和变革,也是我们实践中看到的。

现在美的制造业里面涵盖了钣金。美的有大量的钣金车间,因为生产电器的品类还挺多的,大量的注塑车间、电子车间,包括总装车间,这些车间实际上也是各行各业它都能用到的,不管是流程制造业还是其他制造业。所以我们总结,从经验出来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对各个行业都是有效的,因为它是一个专业性部装车间,逐步总装发挥生产。

这为什么我们一年多前成立软件公司试着向外走的原因,因为我们看到里面的通用性,看到了效果,这个从数字化里面着手。

另一个层面,在美的制造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由机器把一些繁重工艺或者说一些工序给替换掉的作用。比如说现在年轻人,你如果让他去做很重的体力活,他们是不愿意的,也招不到人。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用机械手、用自动化的设备把这些工种替换掉。替换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甚至世界制造业的这种发展方向,不是说把人换掉就可以了,而是说让人的工作跟机器协作更加顺畅、更加轻松一点,所以美的在这方面也做了布局。

比如说收购库卡,成立自动化的模块就这些,这两个一结合刚好顺应了是我们软硬结合。加上美的的制造知识跟能力,刚好是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三个机制。刚好2018年政府也在引导,有优势、有经验的企业把这平台建立起来,为中小企业,为企业上云上平台做更大的服务工作。我们顺应这种潮流加大我们这方面的建设,逐步自己建好的基础上走出去,这个过程大概是这么样来的。

Silver:美的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现在这个阶段,是为美的自己全生产系统而做,可能未来要for B端的客户。换句话说,未来是不是像GE设想的那样,这个平台for不管是什么样的B端都能够使用?

张小懿:做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如果要做好产品,必须把供应商拉进来。同时因为也要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来生产。客户不进来肯定不行。

做好自己的同时,把供应商跟客户拉进来,打通,这个工作美的也做完了。现在美的尝试着为中国其他制造业公司提供服务,这个已经是一年多前就开始尝试的,现在取得一些效果。我们的目标肯定是首先自己要做好,把自己的产业链上下游要做好,把外部的这些客户服务好。

Silver:能知道目前有多少美的供应商客户在使用美的的云平台吗?

张小懿:供应商有几百个在上面。如果去看我们的工厂你就会发现,以前大部分工厂有一个现料下来检验,再装到仓库里面又到产线的环节,如今这个步骤已经没有了。

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品质管控前移到供应商工厂里面,通过美的的云平台系统,供应商检验的结果进美的的品质系统,品质系统根据数据,根据生产过程来判断,他拉过来的我们追踪他几点几分必须拉到我门口,最终他的物流进来直接一条龙直接进我们的仓库,直接进我们的产线。这个已经全部打通了。

Silver:我理解工业互联网不像消费互联网,可以一网通吃天下,可以很快铺下去。它的物理特性决定它是一个慢慢推进的过程,要不停试错,不停调整。从你的观察,美的这套平台,假如放在市场上比价,制造业企业根据什么来权衡是选择哪一家智能制造平台?美的怎么样说服他们?仅仅说这个流程更顺畅、数据更多,还是有更特别的优势?(或者,一个B端制造商,可能同时给美的,也给其他的企业提供制造服务,那么他需要切换两套系统吗?)

张小懿:现在的制造业已经从原来工业4.0做样板工程逐步走出来。如果说仅仅把一些设备联上网做一个平台,说有这个数据可以分析、可以展示,很漂亮的一些展示,这个实际上并没有起太多的作用。

我自己现在碰到的客户,尤其跟美的合作的客户是实实在在关注制造成本到底能不能降低?品质是不是能提高?整个综合效率是不是能提升?交付是不是更准时?我的制造是不是能柔性?等等问题。他们很实在,这与美的一贯的风格是类似的。

除了大企业,其实中小企业他们也很实在,但他们的思考或者体系就没有像大企业那么深入,有一些诉求自己都不是很明确。就像美的一部分的供应商,实际上我们叫他们做什么,他也不理解,他说好,我跟着你一起做,到你这个平台上做。做完之后实实在在发现效率提升、品质提升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也实实在在也看到效果。这部分我们现在也会去对外推广。

目前在供应商身上我们已经看到效果,接下来我们会把这种成熟云平台进行推广,我们让客户过来注册几个账号,在他产销上我们看一下哪些地方要做变革,要布这些点,很快让他用起来。我们现在项目制跟云SaaS模式两个都会对外推广。

Silver:或者这么直接问,你觉得未来工业互联网能够像消费互联网一样通吃天下吗?

张小懿: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通吃天下没有消费互联网那么快。工业互联网对小企业怎么去实施,前后得要一个星期,大企业去实施周期就3—4个月。如果说像互联网病毒式的传播比较困难。但是我觉得最终要看工业互联网,大家(制造业企业)聚焦到你这个平台到底有没有用?如果说就刚才讲的如果有用的话,就会把原来做的没用的换个渠道会来采用这个有用的,因为大家都是实实在在看效果的。

所以我觉得工业互联网还是要做成熟的解决方案,真正有用的东西。比如说现在成型的注塑解决方案,内部觉得很好用,外部的客户也觉得很好用,电子解决方案也已经成型,钣金成型了,总装拉动,尤其是设备互联,美的再做大数据分析、AI质检这块也成熟了,但是我们还会拓展。

美的工业互联网挺有特色的,虽然创造新概念不多,但比较实在。第一,基于制造的实践去逐步成长出来的,都是在现场实验过的一些产品才拿出来。第二,是软硬结合,像我们有自动化库卡是一个优势。第三,应用软件实际上做过全面的梳理,我们不是一个建云平台把设备连上云观察状态,做服务型,这种是比较简单的。美的的价值链是从订单开始到研发、到计划、到生产过程、到物流把售后服务,整个一个闭环都是有软件支撑,是一个全价值链的闭环。

有些企业关注的是研发差别过来之后的可制造性。美的有仿真,像库卡旗下VC这种仿真,可以仿真产品设计开模的情况,装配的情况,就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不需要试制试产,就可以把绝大部分问题在数字化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数字双胞胎”。

Silver:科技公司们做的云计算、云制造,通过新技术去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和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角色的区别,你觉得会是一种什么关系?

张小懿:我觉得更多是一个协作的关系。比如阿里关注是整个供应链透明化的一个过程,它关注是淘宝下单、订单下来整个链条的拉动,跟供应商反馈的及时性。但是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订单下来要一步步知道工厂什么时候确切能够给生产出来,你能够什么产品出来,我这边能卖什么产品?

而美的并没有那么大批量去关注各个企业的订单流是怎么流的,而是关注更多制造从订单下来,包括它的产品研发,整个制造过程、交付过程的改造。实际上我们如果两端对起来,更多是一个大的供应商,大智能制造一个概念。

美的有千奇百怪的各式各样的设备,因为我们也经历了痛苦的积累过程。举个例子,原来应该是三年半以前,在做这个智能制造的时候,我去美的所有的工厂做了一遍调查,发现我们光连接信息跟设备的核心关键部件就有不同型号的九十余种,全世界能找到大品牌我在美的都能找得到,因为很大一部分是跟着设备来的。所以我们很痛苦,不能够为了连接开发而做九十多个接口,版本还是持续不断更新。所以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下定决心在这个方面做研发,首先建了自己的SCADA平台,把最主要、最主流的协议全部预测到平台上。

第二,开发硬件,自己做智能网关。实际上我们有两种智能网关,一个是美的自研的,还有一种是库卡原来积累研发的,后来把这两个网关拉通了。一个解决安全性问题,一个解决兼容的问题,另外一个解决即插即用的一个问题。

做了PLC,我们还做了什么?有一些老的设备,它没有协议能够出来,我们用windows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光电做了数模组。实际上美的为了做这个,专门成立了一个硬件开发团队,这些做完之后实际上现在改造工厂就很轻松。积累了大量的协议,就好像注塑、电子我们基本的协议都有了,把SCADA平台跟智能网关一关联,绝大部分设备如果能够开发接口就自动连上。如果不能连上,我们就找原厂商,问你能不能开发这个接口?如果说不行,我们就让数模组去测这些压力。

美的有一些异地的工厂,乃至供应商现在(操作)很简单,预制好的PLC把我们的软件都灌进去了,我们寄给他,他只要充电,连上网线,只要连上网就能找到美的云,找到美的云的话协议就是通的,自动就通了。

Silver:预计工业互联网平台这部分的业务未来营收在集团总营收的占比是?从整个集团角度,战略上把工业互联网平台视为怎样的项目?

张小懿:如果跟整个美的集团比肯定非常小。但这部分是持续不断增长的,如果加上我们机器人板块那就多一些,现在占比是百分之十几,有200多个亿。 眼下的关键是要进行人员培养。

具体的营收,集团没有给我多大的压力。

战略角度,首先,工业互联网对美的本身的变革跟提升,看到效果了,明年要加大力度全面推广。第二,我们非常关注整体解决方案,因为不能够光卖自动化或机器人,我们要提供整体集成的,包括数字化、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三,响应政府号召,工业互联网怎么样把自己的经验帮到更多的中小企业?让大家上云、上平台,把自己的经验推广出去,这是我们的三个战略目标。

Silver:一个相关联的问题,我们看到在工业互联网有很多选手。把美的视为选手之一,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或者是有怎样的一个天然能力,才能在赛跑中跑出来?

张小懿:我不去评论竞争对手平台会怎么样,只讲美的内部。刚才提到,美的非常重视三个能力的建设,一个是数字化全价值链,一个是自动化的机器人,一个是我们的制造经验,包括我们的精益管理方法这些。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它真正要产生,这个平台要输送过去要产生效益,一定不是说光靠一个点或者说光靠一个方面就能起作用的,一定是要三个方面进行协作才能起到很好的效用。刚好美的这三个方面都比较平衡,都有布局,我觉得我们是有比较有信心。

我也不认为平台建好之后就成为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跑在上面的应用跟业务知识能够带来真正的效果。因为建个平台很简单,大家有钱砸进去谁都能够建得起来,现在都是采用这些技术,大家都一样。但实际上业务的沉淀,跟基于这些业务开发出来的APP是不一样的,每一家企业都不一样。

美的的APP是全价值链的。我也看过很多平台,更多是发展平台本身,把平台跟设备连起来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向,这是平台内企业大概要做的事情。当然我们有这个能力,我们的平台跟设备能连起来。

光连起来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更多应用去支撑它。

Silver:但是现在工业企业和大数据企业之间的对话机制不见得那么健全。假设B端客户不一定仅仅for美的,可能是for其他行业,这里面的数据要沟通有一些难度。

张小懿:实际上也是这样的。美的在做这个方面甚至原来想过了,采购中心跟集采业务联合起来,大家都要买这个钢材,都要买甚至小一点劳保用品,实际上美的有集采,是不是供应商可以享受,以这个价格采购回去?也在试水。

但是一说到采购,说到供应商,大家都会天然保护机制,怎么能够通过你来采购?这个好像有点不对。但在供应链上,自从做了整个改造,我们觉得会有一些便利性。比如说,很多司机跟美的的物流企业合作就得到便利,第一个他可以看到单,跟滴滴一样有空车可以去抢单。甚至司机原来很痛苦的是,运东西运到厂里,拦半天不让你进厂,一等就是半天一天。卸不了货就要等,对司机来说苦不堪言。另外一个,卸货卸在那里一停停半天,不给你卸。效率低下。我们现在明确,司机接了单,手机上知道接单信息了,到指定地点之后保安一定让司机进去,一定是两个小时之内能够卸完货就走了。司机可以预期时间可以接下一单货,对整个大的供应链或者大的物流是效率的提升。

这个方面如果大家都以开放的心态,对整个社会物流成本,供应链成本浪费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提升。

Silver:这个不仅仅依赖于平台,还是依赖于大的架构和空间。你刚才提到生态,工业互联网应该依赖整体行业的生态,一旦成熟了会发生质的变化,营收会增长。但大家的普遍概念工业互联网落地难的不是在于技术,不是在于应用,在于一个工业哲学的转变。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思考和我分享?

张小懿: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倒是没有那么高的高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笑)。我做制造做了很多年,一直跟工厂打交道,我觉得做工厂的人还是比较实实在在的。第一,你要给他带来真正的改变效果。第二,你要给他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搞得太复杂了,他也接受不了。第三,作为整个大的工业来讲,供应链还是要协作共赢。

Silver: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很难脱离利用人口红利取得性价比优势的方法论。

人口、规模,是旧时的工业哲学。何尝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在260年前开始时的规律?然后时代变了。

全球制造业处于一个新概念频出及创新变革的新时期,除了大家听到双耳起油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等概念,欧盟还提出了制造未来(ManuFuture)。

人类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少数的相互关联的变量,而是对多数的关联变量的整理,或说,对大数据的整理。后工业社会在智能和社会学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含有大量关联变量的大型系统。

这种系统经人工干预、协调,达成特定目标。从而给人在工业形态中带来“安全感”。

可是,假设我们承认,科技进步并不必然导向革新,而是依赖于组织的适应性。那么,争夺组织的适应性的战争,也必然会打响。

眼下,国内已有上百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它们从哪里来,将在For自己,For客户,For世界的思考中,往何处去?这或许是一个有趣的工业哲学问题。

最后,向张小懿先生诚恳致谢。感谢他作为insider,愿意花时间和一个不相干的outsider聊工业互联网这个大话题。

身在其中,所以尽力了解。对,事实上我们最终都活在时局里。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