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工业4.0 精益不能缺席

在国家制造大战略的鼓舞下,国内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工业自动化以及工业4.0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布局,以图在未来中国制造逐步走向工业4.0的升级改造中获得商业机会。最近,网络上也开始传播海尔、格力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说明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德国制造能办到的事,中国制造也能办到。但就中国大量的制造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管理现状依然停留在工业1.5、工业2.0的低水平上,工业4.0还是一个模糊的和不确定的未来。

企业走向工业4.0,需要逐步进行精益化、自动化、智慧化(信息化的高级形式)、智能化等四化建设,而精益化是其他三化的基础,精益化将伴随企业走向工业4.0的整个进程。可见,工业4.0是目标,精益化既是走向工业4.0的手段,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笔者认为,其实工业4.0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的企业停止了进化,或者进化得太慢,以至于生存出现问题。如何做到快速进化,让进化速度能够契合企业生存的需要?答案是走精益之路,即开始拥有精益思维,积极采取精益行动。

精益到底能够让我们收获哪些价值呢?通常的理解是,精益能够帮助我们改善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让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根据笔者的经验,精益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工业4.0不能没有精益。

首先,精益可以使现场和员工向好转变。笔者公司是专业做精益辅导的,发现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内部依然一潭死水,生产与管理在低水平恶性循环,却找不到跳出这个循环的出口。即便有些企业领导想要改变,却苦于无法突破团队惰性的阻碍。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以为培训可以促使员工改变,但事实表明,员工对培训的态度得过且过,转化率太低。我们的经验是,企业领导要虚心学习精益思想,并以强大的领导力为依托导入精益改善活动,引导员工动手,从身边能做的小改善、微改善开始做起,比如调整布局,整理整顿和清扫清洁等,并在收获现场(向好)变化的同时,让员工在“变”中体会“变”的好处,突破自我设限,树立起进一步改善的兴趣和信心。企业要从工业1.0向工业4.0进化,击破企业文化中的惰性十分重要。

其次,精益可以使团队意识和能力提升。在员工获得进一步改善的兴趣和信心之后,我们要因势利导,及时把员工的注意力引向设备改善、品质改良、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等多个方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员工想学的时候,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精益思想、精益技术和解决问题方法等的培训与辅导,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改善实践本身又是最好的学习和训练,引导全员持续参与精益改善实践,不仅可以收获大量改善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有了好的意识和能力,走向工业4.0的过程将更具效率。事实证明,精益能够唤起员工的创新激情,大量的改善会指向工序智能化和局部自动化,为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工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精益可以收获机制和文化建设成就,培育企业变革基因。培育企业变革基因是企业走向工业4.0的重要保障,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重要法宝。通过导入和持续推进精益,可以逐步固化员工参与改善的多项管理机制,比如员工改善提案管理机制、班组自主改善管理机制、焦点课题改善管理机制等。持续运营这些管理机制,可以保障员工全面参与,让精益改善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通过营造浓厚的精益改善氛围,可以激起员工参与改善的兴趣,收获荣誉感和成就感,让员工在精益改善中快乐成长。

第四,精益可以获得高收益。毫无疑问,精益在收获前面三大成果的基础上,一定能够获得大量可核算的财务效果。企业走向工业4.0,需要在软硬件上进行投资,所以工业4.0需要精益。

总之,精益不仅可以让企业活下来,甚至是优雅地活下来;精益也可以让企业比对手更高效地实现自动化、智慧化和智能化等三化建设;精益还可以为三化建设提供资金和文化支持。结论是,在企业走向工业4.0的路上,精益是基础,精益是过程,精益始终不能缺席。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