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创造就业 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随着自动化和机器人让制造业变得更有竞争力,各国都做好准备了吗?
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指出,2020年,科技的发展将导致15个发达国家失去超过5百份工作。这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一些统计数据显示,15个主要经济体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球的65%,意味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五年将导致全球大约1000万人口失业。
世界经济论坛还预测,因裁员、自动化或非中介化方式,将有710万份工作会消失,但同时也会有210万份新工作被创造出来。新工作将集中在专门领域,如计算机、数学和工程。这些新工作的形成或许会抵消部分由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这一转化的优势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机器换人可能是首先要考虑的,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是一个增长点。
采用更多机器人?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人员而言,取代人类工作者是否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价值所在?人类工作者是否需要担心短期内的失业?
虽然已有部分人提出“机器换人”,但机器人要大规模取代人类工作者仍任重道远。购买和执行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成本问题仍不容忽视。很多企业似乎都会选择增量投资,而非大规模部署以赚取“快钱”。
鉴于更进一步的机器人和自动化,企业务必要适当制定足够长的计划以培养或招聘工程设计和设备维护领域更专业的人士。虽然工业机器人或许被认为是“智能设备”的模型,但原则上机器人智能和高度自动化生产设备之间并无多大差别。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都需要时间,似乎不可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
虽然“机器换人”听起来像是个警报,但人们应意识到导致失业的首要原因是市场竞争而非工业机器人。这是大势所趋。
有序过度而非破坏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总裁Klaus Schwab表示:“如果现在不采取紧急而有目标的行动以制定短期转换计划并建立起未来所需的技术劳动力,各国政府将面临不断增加的失业率、社会不平等以及未来消费者群体不断萎缩的商业环境。”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迫切的“机器换人”需求,那么合适人才的短缺、技术门槛和投资成本等因素将使“机器换人”很难快速跟上步伐。这是给很多中国制造企业的预警。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