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为什么机器换人那么难?

  自从德国政府在2013年正式提出工业4.0的概念,我们便开始想象和讨论工业4.0时代机器人完全代替人类工作的画面了。自从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化发展,中国迈向工业4.0的脚步逐日加快。

  但是,很多人担忧的“机器人让人类从此丢掉饭碗”的局面好像没有要到来的意思,那些活灵活现的机器大多也只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上的几家先进工厂。富士康的厂区搬了又搬,百万机器人计划口号大过实际。大规模的机器人换人并没有实现。

  工业成本日益升高,市场需要也在起伏摇摆,国家政策鼓励转型,这些因素显示着机器换人的必要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为什么机器换人这么慢,这么难?

  资金:传统机器换人投入太高

  在工业上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可不是像家庭里使用的服务机器人:几百块钱就能买一台(扫地机器人)。我们来算一笔账,工业上使用的单轴轨道机械手,加上一套伺服控制,只能实现一个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功能,这样的造价便宜的几千元,精密的上万元。如果要实现立体动作,增加多个功能(抓、移动、放等),保守估计都要十万元。假设一台机器人能代替3个工人,那么一个大约300人的中型工厂,要实一半的机器换人,就要投入五千万之多。

  实际上,机器换人的成本比我们粗略计算的要高很多。

  机器人产线的改造技术要求十分严苛。机器人可能在目标产品做完之后,甚至做了一半订单缩减,就毫无用武之地了。如果要另外生产其他产品,那么机器人的生产线改造又是一个麻烦的大工程。近几年,受到市场和订单起伏不定的影响,小编曾经为一个工厂制作了一台非标机械手设备,造价大约十万元。工厂把机器拉过去使用了一个星期不到,生产的订单就做完了,机器就此闲置了起来。

  而使用工人的好处,便是“即插即用”,能够随时换岗,稍微培训就能从一种产品转到另外一种产品。在订单多的时候就多招人,在订单少的时候就裁掉一些员工,企业可以灵活运作。

  因此,要把传统产线完全改造成机器人换人的效果,投入的成本会非常高,需要几年才看得见收益,回报时间太长,让很多缺少资金的中小厂家望而却步。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