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轮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解读 孰优孰劣?
3月3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启动了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5年第二批扶持计划的申报工作,这是继去年底《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及《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简称《政策》)发布以来,深圳相关产业迎来的又一政策利好。
与首批偏重贷款贴息的扶持方式相比,此次扶持政策主要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那么这两轮政策红利孰优孰劣?各有何优缺点?OFweek工控网编辑为您做一番解读。
2014年政策:直接补贴、贷款贴息,但易被“圈钱”
《政策》指出,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专项资金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相结合、财政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市场化投入机制,形成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方式。
根据《政策》,为了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鼓励组建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专项资金主要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其中,在深圳设立符合规定条件的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建设任务并在深圳实施的,专项资金予以最高1500万元配套支持。加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力度。对开放式、专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
这种直接给钱的补贴方式解决了一些因为资金问题从而制约发展的机器人企业,但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政府补贴的巨大利润。
政府大度的补贴让许多希望拿补贴的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有消息称,2015年上半年,国家可能会出台一系列进一步扶持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意见,预计相关部委对该产业的扶持资金将再度加码上百亿元。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