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枪杀工程师事件看中国制造自动化的出路

  但现代制造业仿佛一座楼房,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这个地基就是交通、城建、水电、社会服务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成熟配套的司法体系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稳定的政局。而这三点,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非洲国家或部分、或全部不具备。

  南部非洲各国基础设施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交通、能源等方面问题多多,大多数城市停电仍是家常便饭。在非洲约9亿的总人口中,有2.5亿人口生活在完全无电的环境中,即使有电,电压也十分不稳定,这对制造业发展构成瓶颈。此外,南部非洲各国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如道路、桥梁、码头残破不堪,年久失修且不成网络,对于制造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运输成本提高,更意味着产品的回款周期被拖长。

  虽然非洲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效率差、技术含量低,且大多数非洲劳工是文盲、半文盲,职业培训往往要从扫盲抓起,这对于本身就有语言、文化障碍的中国经营者而言,难度实在太大。非洲人的价值观、生活和工作习惯都和中国人不同,中国经营者惯用的加班加点、合同第一、奖金刺激、封闭式管理等,在许多当地劳动者乃至当地社会意识中都是无法容忍的“恶劣经营行为”,容易引起反感,这显然会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

  南部非洲许多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朝令夕改,时而用各种优惠吸引、鼓励外资,时而又将原先政策全部推翻。一些国家虽然较稳定,却贪腐成风,效率低下。更麻烦的是,许多非洲国家治安状况恶化。

  中国制造业产能向非洲大规模转移的前提是,非洲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逐步还清基础设施的“欠账”,同时其国内、国际环境有实质性改善,第三产业、服务配套等发展到“适宜制造业落地”的水准。否则,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在非洲生产“比直接用船从中国运来还贵”的“非洲制造”,还不如直接从服务业投资开始,一来船小好调头,二来服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制造业“宜居”环境的建设。

  美国“再工业化”给中国启示

  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让美国人彻底明白,只靠金融只靠现代服务业是不能够支撑起一个大国经济的。在此之后,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力排众议,向濒于破产的通用汽车伸出了援手,让这家重病缠身的汽车企业终于活了过来。在第一个任期里,奥巴马多次前往底特律、芝加哥等老工业城市,向工人嘘寒问暖。在和病中的乔布斯见面的时候,奥巴马还认真的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过分的要求:“为什么不把苹果的生产工厂搬回美国。”奥巴马的所作所为,早已不能被看作是为了赢得选票向工人阶级的示好,重振制造业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到民众的普遍共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工控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