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已成为工业制造中的“时尚”(图)
人口红利消失的催逼
重庆市敢于提出机器人产业“千亿计划”,信心在于该市汽车、电子产业均具有较强基础,而这两个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强烈。
据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该市汽车产量将从现在占全国的12%增长到15%,电子方面也将达到年产1亿台笔记本的产能,产业工人达到100万人。“这些都预示着未来重庆两大支柱产业工业机器人整机需求量巨大。”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尹华川说,重庆化工、装备制造、采矿等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生产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机器人代替人工将成为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地合作办主任、重庆机器人首席专家何国田表示。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中国社会蓝皮书》称,未来10年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转型。事实上,我国正遭遇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问题。
相比人力成本,近年来机器人的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以焊接工种为例,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4000元算,一台焊接机器人目前售价15万左右,一般能抵3个工人,基本和人力成本相当。而且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至少3至5年,成本优势就更明显了。
与此同时,机器人还能够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环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劳动力所不具备的优势。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IFR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有望在今年爆发,大规模实现机器替代人工,到2015年底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据统计,每万名工人中,日本工业机器人数量是400个,欧盟为250个,而中国只有20个。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解读称,“这反映出我国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但也预示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注定是一个朝阳产业。”
2013年12月30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家配套产业集群。
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小组通过对比美德日韩,测算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160万台,而目前装配量仅10万多台。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公开资料显示,该市已将工业机器人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2015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800亿元规模。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