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平民“科学家”不平凡 农民“爱迪生”受央视重视

  水车发电引发的灵感

  提到发明灵感,方锦山表示是一次机缘巧合。2012年暑假,和家人去农村游玩的方锦山正好看到村民在踩水车发电,大热天里看起来格外辛苦,“能不能发明一个类似于水车的装置,不需要人力,可以自己以轴为中心旋转发电?”这一想法突然闪现在方锦山脑中,回家后方锦山第一时间告诉了从事动力研究的爷爷。

  “这样的装置设计起来不难,关键是之前没有人提出来。做什么东西都是创意最重要,我孙子头脑很灵活,他一告诉我这个想法,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有意思。后来他又提出利用活塞来控制活塞缸里的水量,也是整个装置能够成功很关键的一点。”方人琪说,言语中透着对孙子的骄傲。

  方人琪告诉记者,孙子很喜欢科学和数学,尤其是科学常常能考个满分,平时对发明创造也很感兴趣,因此当孙子有这样的想法,作为爷爷的方人琪自然立马配合研究起来。孙子提供一系列想法,爷爷负责将想法变为数据和图纸,祖孙配合,事半功倍。

  如今,这项“地球引力与浮力发电装置”已经通过了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儿子发明创造的第一步,就从这个发电装置开始了。”方锦山的爸爸笑着说。

  专家认为类似永动机对于方锦山的这一发明,全家都表示很支持,爷爷方人琪更是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精力为孙子研究、奔波、申报专利。“我之前有个朋友是在钢铁厂做的,他答应帮我免费生产这个发电装置,也前前后后做了一些零件。但是后来他被调走了,我们的装置也就没有下文了。”方人琪说。

  据了解,为了支持方锦山的这次发明创造,家人在申请专利上就花了近万元钱。而如果要把这个装置从图纸变为现实,即使只是生产最小型号的装置,也起码还需要两三万的成本和几个月的时间投入。“我希望能有企业把这个装置推向市场。”方人琪说。考虑到敢于冒此风险的企业不多,方人琪提出希望能够先找到对此装置感兴趣的企业,帮助其生产一件样品,证实这台发电装置的可行性。

  对此,记者采访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教授骆仲泱。当听完记者对此装置的描述,骆仲泱判断这是一个永动机的概念,肯定不可行,“不需要能源,自己就能一直转动,这就是一个永动机嘛,那这个装置肯定有问题。我估计发明这个装置的人也研究了很久,但中间肯定有一个环节有问题,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提到具体哪一环节可能出现问题,骆仲泱表示需要几天时间仔细研究图纸才能得出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