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风电装备产业的致命伤“资本危机”

  风电行业的资本危机“三角债”

  2012年11月15日,第五届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式现场,当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在致辞中满含热情地讲道:“到2020年丹麦传统电力消耗的50%,必须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50年丹麦将成为一个完全脱离化石能源的国家”时,站在我身边的一位年轻男子不禁发出上述惊叹,他的胸前挂着写有参展商的牌子,左边的衣领上是蓝底白字的“金风科技”字样,和众人一道,因为丹麦人的“豪情壮志”,这位金风科技的年轻员工使劲地鼓着掌。

  金风科技是中国风电领域的领头羊企业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2000年,这家业务还完全集中在新疆当地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1054万元;然而十年后,其营业收入便达到惊人的178.6亿元,业务覆盖全国各地的同时,开始积极走向国外市场。

  简单一看,相比较被“双反”折磨得气喘吁吁的中国光伏业,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内、且装机规模已经做到世界第一的中国风能似乎完全有理由可以沾沾自喜,然而现实却是,所有涉及风电领域的相关方,如今非但高兴不起来,有的竟然转眼就到了生死边缘。

  今年几家龙头企业利润的大幅度下滑,多数人迅速将之归咎于产能过剩,事实似乎也支持这种说法。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中国风电整机行业产能估计在30~35GW之间,产能过剩率在50%以上。与此同时,风电价格则迅速从6500元/千瓦下降到现在的3500元/千瓦,产能过剩导致的买方市场使得风电整机企业,即便不赚钱甚至亏损也不得不继续交易。

  然而,由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利润大幅度下滑,显然并不是中国风电产业要面对的唯一难题,随着金风科技、华锐风电和明阳风电等整机厂利润的下滑,一个已经牢牢套住风电产业链上下游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三角债”危机,正缓缓浮出水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三角债”并非刚刚出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它扎根于中国风电业最初的成长基因中。

  以华锐风电为例。这家近两年在营业收入上已经超越金风科技的新行业老大,其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后来居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轻资产经营”的商业模式。

  对于华锐、金风等而言,其居高不下的应付账款显示了它欠部件商很多钱,而其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显示了风电开发商欠它很多钱。事实上,如果顺着风电产业链往下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风电开发商们也希望用有限的资金迅速做起更大的规模。

  很显然,上述这种产业增长模式几乎在其一开始就为“三角债”的出现埋下了祸根——2012年,随着中国风电项目审批放缓、银行资金的收紧以及“弃风”等问题影响,整体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中国风电业,最终进入了“寒冬”。而在寒冬的背后,风电产业链上的各方成了被“货款”栓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这个绳结不能尽快解开,结局可能就是大家一起饿肚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