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DCS格局:国产替代加快、马太效应明显,或将走向“赢家通吃”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显示、分而自治、综合管理的原则设计的新一代控制系统,主要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进口的 DCS 系统,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带来进口设备昂贵、供货不可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国产自主可控问题,国内扶持了一批本土DCS企业与外资品牌竞争,国内的 DCS 市场之争随之开启。
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如今我国DCS市场已进入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时期。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DCS市场规模为120.47亿元,同比增长8.5%。
这百亿规模 DCS 市场现状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国内 DCS 市场现状
品牌方面,国内DCS市场共有三派厂商:以中控技术、和利时、新华控制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艾默生、西门子、ABB、施耐德电气等欧美品牌;还有三菱电机、横河电机等日系品牌。
随着国产 DCS 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政策补贴等战略扶持,外资DCS在中小项目市场的盈利堪忧,逐渐退出中小型市场。
让出了广阔的中小型市场,外资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国产DCS品牌凭借自主可控和高性价比等优势强势崛起,国产替代率逐年升高。
智研咨询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国内DCS的国产率日渐高涨,如今已从2016年的 46.35% 增长到接近 60%。
从行业分布来看,化工、电力、石油、冶金等流程性行业是 DCS 系统的宠儿。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 DCS 前三大行业为化工、电力、石油,分别占比为 37.2%、23.6%、19.4%,三者市场占比已超过80%。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这些流程工业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运行,对控制技术的要求也相应苛刻,尤其对高精度、高稳定的高端控制系统有较高的需求。
绝对龙头 - 中控技术
谈论国内的 DCS 市场,就不得不提浙江中控技术。
中控技术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浙江大学自动化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前文提到的国家首批重点扶持的工业自动化企业之一(和利时、新华控制等其他DCS厂商也在此列)。
成立当年,中控技术就成功研发了首款1:1热冗余DCS产品JX-100,随后在国内的自动化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包括推出第一台无纸记录仪、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推广APC软件等。
国内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崛起,成功把外资品牌的高昂价格打得只剩三分之一。
此后,浙江中控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以 InPlant 为统一品牌的控制系统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包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网络化控制系统等。依靠产品性价比优势和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中控技术的产业规模、业务范围、市场份额均稳步提升。
时至今日,无论是从营业收入、研发费用还是市场占有率来看,中控技术已然成为了国内DCS市场的一座大山。中控技术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其集散控制系统DCS国内市场占有率36.7%,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此外,2022 年度中控技术整体研发人员占员工全部数量的34.20%,研发投入较2021年度增加39.38%。
“赢家通吃”
随着工业互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离散控制系统将向大型化、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凭借高研发、稳定供应链、先发优势等有利因素,头部厂商的市场地位会越发稳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无论是在全球范围还是中国市场,DCS市场份额的分配都趋向于高度集中。
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工业利好政策的刺激,以及环保、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带来的新需求,国内 DCS 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会在“自主可控”的导向下进一步国产化。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