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气体动力拟重返港股:毛利率下滑,多地项目存违规风险

2021-11-02 09:38
洞察IPO
关注

气体动力拟重返港股:毛利率下滑,多地项目存违规风险

作者:冬音

出品:洞察IPO

气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气体动力)日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中国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公司的联席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

气体动力前身为“盈德气体集团有限公司”,今年7月公司将名称变更为“气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曾于2009年在港交所上市(02168.HK)。2017年8月,被太盟投资集团的联属公司太盟亚洲资本II-2有限责任公司(PAGAC II-2 Limited)收购从港交所退市。

招股书中称,此番公司重新选择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公司获取资金,把握投资机会,尤其在清洁能源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氢气生产商。

借助中国经济的增长,气体动力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招股书显示,自2006年到2020年,气体动力营业收入及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4%及25.2%。

不过,虽然公司营收连年上升,但近几年毛利率逐渐下滑,且有多个项目存在合规风险,《洞察IPO》将持续关注其上市进展。

能源费用成本上升致毛利率下滑

气体动力是一家一体化的工业气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最早为成立于2001年10月的湖南盈德气体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目前集团总部设在上海自贸区。公司的主要气体产品为空气气体(主要为氧气、氮气及氩气)、氢气、合成气、稀有气体及气体混合物等。目前太盟投资集团持有气体动力公司97.63%的股权。

股权结构图

气体动力拟重返港股:毛利率下滑,多地项目存违规风险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主要有现场供气、零售及清洁能源三条业务线。其中,现场供气是长期稳定的支柱业务:公司向现场供气客户提供端对端工业气体解决方案,包括空气气体及特种气体。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三个财政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气体动力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8.37亿元、145.76亿元、161.41亿元和88.04亿元,对应的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29亿元、16.56亿元、21.31亿元和12.38亿元。

虽然营收连年上升,但公司近几年毛利率却有所下滑。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从2018年的34.2%降至2020年的28.1%,空气气体业务毛利率相对稳定保持在30%左右,清洁能源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随着清洁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拉低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业务毛利率结构图

气体动力拟重返港股:毛利率下滑,多地项目存违规风险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气体动力主要原材料为空气,其成本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电力、蒸汽、水等公用事业费用以及煤炭这类能源费用构成。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公用事业费用分别占其总销售成本的78.2%、72.9%、69.2%及66.5%。

此外,由于煤炭是生产清洁能源产品的主要原料,近两年随着清洁能源业务的开展,煤炭开支增幅显著。公司2018年煤炭支出为2.6亿元,到2021年上半年增长为9.5亿元,简单计算2021年全年煤炭总支出预计将达到19亿元,较2018年将增加5倍多。

销售成本明细

气体动力拟重返港股:毛利率下滑,多地项目存违规风险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称,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不会支付股息。未来投资者的回报将主要依赖于资本利得。截至目前,气体动力没有任何固定股息政策或派息率。

巨头云集加剧竞争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已有近150年的历史,近年来供需持续增长。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202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工业气体市场。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工业总产值2020年至2025年预计将按7.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相应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0年的1542亿元增至2025年的23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6%。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工业气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气体动力面临着来自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生产商的竞争。

在大型项目领域,公司面临着德国林德集团(Linde)、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APCI)及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这些国际巨头的竞争,而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小型项目及钢瓶供应市场上,公司还要与大量的国内小型私营工业气体生产公司进行竞争。

由于空气气体和清洁能源产品长途运输存在困难或成本高昂,在生产商已设有生产设施的区域,往往会引发激烈的价格竞争。

一些国际竞争对手,凭借雄厚的财力、更加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广泛的产品种类、品牌及全球网络优势,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或者更有吸引力的条款来争取或维持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由于与当地客户的关系更加密切,当地小型生产商的加入也使得区域竞争异常激烈,也对气体动力的地位带来挑战。

而在氢能源市场上,能源和化工企业仍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年,能源公司及化工公司分别占氢气产业58.9%及40.6%的市场份额,而工业气体公司2020年仅占整体国内氢气生产市场份额的0.5%,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增加至9.3%。

此外,一些全球性的工业气体生产商,如林德集团等3家公司在氢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也较为明显,他们都已成功在发达市场或地区开展氢气项目。对于气体动力来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其业务增长或带来不利影响。

已建项目有违规风险

气体动力的客户群体较为广泛,据招股书披露,现场供气客户主要为冶金、化工及一般工业领域,零售业务客户涵盖零售、半导体、食品及饮料、医疗保健、太阳能等多个领域,清洁能源业务现时主要服务于化工及农业行业的客户。

从业务模式上看,现场供气业务通常都是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且合同期限长达15-20年,期间如果客户因业务调整、破产、管理层变更等原因造成违约,则公司面临着厂房建设及营运开支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较大。

据招股书披露,过去经营期间,公司经历了8例现场供气客户的提前违约情况,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客户自身企业管理变更或自身业务调整,如破产、资产或股份转让、工厂关闭和停业等而终止合约。

需要注意的是,气体动力目前有多个项目存在合规风险,未来可能遭受一定的行政处罚或者停工停产的风险,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例如,公司太原项目的一期和二期因建于一块收购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项目客户在获得土地使用权时无法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可能面临着归还土地产权的风险;陕西汉中、内蒙古乌海、包头A项目及湖北咸宁项目尚未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来可能面临一定的罚款风险;浙江智海项目、山东莱芜及安徽合肥项目因未及时或者无法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也可能被政府相关部门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