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G大范围应用带来的市场机会陡增,行业发展渐趋多元化

2021-09-28 16:29
刀马物语
关注

       小刀马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5G的最大市场,不仅仅是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不断加快5G的建设速度以及终端产品的铺设,更主要的是大量的5G应用已经在很多行业铺开。这种发展态势带来的是全新的应用网络提升。我们看到城市建设、数据应用,尤其是新一代数据流量红利时代已经不同于之前的人口红利,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5G的发展是新兴应用机会的窗口再现,从3G到4G的跨越,尤其是进入到4G时代,我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大量应用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出门的时候可以一机在手,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移动支付可以代替钱包和银行卡,手机在手,就可以很简单地完成消费以及各种资讯的收集包括应用。再比如,电子智能锁的出现,外出都可以不带钥匙了。甚至小区的门禁系统都可以直接模拟到手机上,拿着手机可以办理很多事情。

无论是去超市消费,院线观影,甚至医院看病,都可以通过手机挂号系统来完成。即使打一个病例,都可以提前手机预约、采集,最终完成病例的制作和打印,顺利完成交割。这都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没有网络的时候,让人们觉得几乎是寸步难行了。这种新兴的发展需求,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息时代红利,这是大数据应用,包括云计算带来的改变。而进入到5G时代,这种改变会辐射到更大的范围内,以及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更深刻的影响。

2007年,第一款iPhone手机才问世。当乔布斯发布iPhone手机的时候,谁能想到1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带来产业的革命,远比其他模式都很更快捷和简单。甚至对于人们生活习惯的养成和改变都是一种触动和极大的改变。

如今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概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正在不断深入,未来的十年,或许又是一个新产业变局带来的新应用极速膨胀期,我们的“医食住行”也必然会引来更大的变革。未来出门的时候,无人驾驶或许就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存在,解放双手不是梦想。这也必然是构建在5G、6G甚至更快速更高速的发展变化中。

事实上,随着5G布局的不断延伸,我们已经窥探到一些改变的雏形,以及由此带来的或许是产业革命的又一次飞跃。在OFweek维科网联合主办的2021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上,我们看到很多专家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的研判和探讨,给我们呈现的是对未来科技应用场景的一种前瞻,以及数字革命带来的改变和预期,这是和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工作、教育、医疗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会影响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变化趋势。

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5G创新应用的场景,比如机器人、AI、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医院引入了5G机器人进行协助服务,包括远程医疗的应用等等,这是5G应用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态势。此外,我们在进入很多地方的时候,有人工智能语音测温助手等等,都是这种应用的最直观感受。

来自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累计建设的5G基站已达103.7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上城市,5G用户数达5.6亿以上,5G应用创新案例和典型应用不断涌现。相信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升级和突破,我们的城市会更智慧,生活将更便捷。有专家表示,5G技术的兴起正是数字化的重要赋能者和催化剂,5G大规模应用一触即发。我们也关注到,大量的楼宇、数据中心、智能电网、工业和家居领域的数字化趋势日趋明显。互联互通的应用不断扩大,大量数据不断涌现,使得数据可视性和数据洞察成为可能,并由此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趋势。

有专家指出,未来3年将是产业数字化全面加速推进的重要时间窗,也是数字新基建深化创新的关键阶段。而工业场景的5G应用,是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对于民生而言,目前,从建网规模看,我国已是全球5G发展过程中的领先者。政府积极推动5G产业发展,是中国5G发展的最大优势。更主要的是,应用场景的变迁,也让用户对于5G的体验更加直观和积极,中国消费者在采用科技态度方面领先全球。根据德勤的调查,大概53%受访者表示对5G在内的新科技非常感兴趣,每当有新产品便会率先购买,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9%。普通用户对于云游戏、 5G云VR/AR、媒体应用、“混搭”型娱乐和媒体商业模式以及智能家居,都或将是5G在消费市场最有可能爆发的领域。

我们可以预计的是,5G正在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技术的融合,不断延伸产业结构的转换,这不仅可以成为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会让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领域。而应用的不断拓展最终改变我们每一个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模式,这是技术红利时代的最佳诠释。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