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慧城市如何引领交通“慢行”时代?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城市建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字浪潮中,利用数字技术做好规划,满足和服务公众的“慢行”需求,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
目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为城市交通规划,特别是慢行交通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智能手机实时定位系统、步行和骑行干线上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等一系列信息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结合GIS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观察人为因素的发展、作用和变化过程,将传统的城市空间和场所研究理论推广到人、活动和空间及其关系,最终推动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
当下,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的重点大多是局部地块或路段的技术和结构设计,忽视了对整体慢行空间的组织和规划。因此,从空间共荣发展的角度,慢行系统可以划分为慢行区、慢行核心区和慢行廊道三个空间层次。
慢行区是指根据城市主干道、自然环境、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等分割因素,科学划分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慢行区。通过在高速公路和主次干道上建立低等级路网、行人设施和自行车道,为公众提供独立、安全的行人和自行车道空间。同时,要根据地理位置采集分散在全市的各类城市慢行区数据,将综合信息及时发送到市民的智能手机终端,让市民随时了解城市慢行的空间分布,为行程规划提供便利。
慢行核指的是区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核心与出行目的地。如今城市内慢行主要分为“五核三区”即商业核、学校核、社区核、景观核和交通核这五类慢行核,城市吸引区、城市活力区、城市和谐区三类城市魅力区。针对五类慢行核,可以规划设计该核心的慢行道路,例如学校核,可以在高校和非居民中小学周边道路基础设施上配备传感器,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慢行廊道是可供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通行的线性廊道,这些廊道与各路段的慢行核心相连,构成网络结构的慢行系统。参与者可以通过系统共享自己的信息,并以服务的形式发布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上,使政府、行业和公众等各类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交通、旅游、医疗、教育等信息,通过网络提供应急和其他相关服务。
一些省份已经启动了一批智能交通建设项目,网络IT企业为这些项目提供的一批解决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和试点,对于接下来由点及面、形成体系、建立标准、协调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资料和技术储备。
面对智慧城市各种交通规划大数据,要充分发挥云计算机的优势,以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数据为重点,挖掘理论,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从而使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真正达到智慧状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