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为什么如此重要?
如你所见,最近些年,工业设计正成为一门显学。无论是否属实,很多科技企业都在强调自家产品的设计美感。仿佛忽如一夜,遍地都是“工匠”。
甚至,在数码和家电领域,获得大名鼎鼎的红点奖,几乎成为某种“标配”。
根据DT财经的统计:“2011-2020年间共有1万多件产品获得红点奖。2011年以来,获奖产品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1005件到2020年的1703件,十年来增长接近70% 。与年获奖产品总数同步增长的,是中国获奖产品的数量。2011年,能够获得红点奖的中国产品设计不到20个,仅占所有获奖产品的2%。直到2015年,这个比例还只是缓慢增长至6%。但是2016年突破了10%后,就出现了快速增长。2018-2020年,来自中国获奖产品的占比都突破了20%,2020年更是达到了28%。”
红点奖的“通货膨胀”并不难理解。
在一个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纯粹的功能属性无法满足人们内在需求的时代,在科技与人文看起来有些拥挤的十字路口上,设计堪称是嫁接二者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未来甚至今天的设计,已越来越多地基于快速进化的科技,如今不懂科技的设计师,在很大概率上不是好设计师。
刘润就曾举过一个例子:倘若想设计一款商旅人士随身携带的音箱,除了音质好和颜值高以外,设计师更要知道,商旅人士对便携音箱的需求之一,是把自己从手机上解放出来,在酒店房间能无拘无束地开电话会议,如果想在远距离,任何方向,都能把声音清晰地传达到对方,就需要一种叫做“麦克风阵列”的技术——这才是现代设计的核心。
就像设计师贾伟所言:“上一个时代,功能主义为人们构建了一种相对高效的沟通方式,但它是单一的,不需要任何反馈的。在信息时代,因为网络的连接,一切都发生了关系,我们今天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当中。过去那种按一个键实现一个功能,解决一个问题的交互方式,效率太低了,跟不上变化。随着简单系统变成了复杂系统,单次交互也需要变成多次交互。这就又需要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交互设计的目的就是去拆解这种复杂性,让人感受到便利与高效,而不是迷失在里面。”
更进一步讲,在某种更深远的意义上,科技发展到今天,确实正逐渐与“艺术”交融。如同乔布斯所说:“如果你把电脑设计师当作艺术家,他们肯定更愿意将自己归为可以批量生产的艺术形式,就像唱片,或者像印刷品,而不是传统的美术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媒介向众人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我们的媒介就是科技和制造。”
1984年,史蒂文·列维出版了史上第一本介绍黑客的书:《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他将黑客的价值观归纳为6条“黑客伦理”(Hacker Ethic),其中一条是——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事实上,传统观念里的科技与艺术也许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角色(在过去相当漫长的岁月,技术一直被称作“有用的艺术”)。长久以来,科技,或者说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直被学者们津津乐道,各种比喻也层出不穷,大体可描述为:用技术延伸肉体,借艺术装饰灵魂。但“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和。”这是福楼拜说的,我觉得说的不错。由于人类二分法的本能,或者说智识上的不足,科学与艺术在常识中是两回事,不过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艺术”涵盖在科学范围里,但它理解起来太过复杂,至少对现在的科学而言。
更有某些科技思想者则认为,技术元素不仅包括科技发明,还得算上人类的文化艺术、社会制度以及各种思想和理论,倘若制作网页的上千行代码可以被称为“科技”,那么莎士比亚上千行优雅的文字也可以,“十四行诗和巴赫的赋格曲以及谷歌的搜索引擎和iPod同属一类:都是大脑产生的有用的东西。”
比如在凯文凯利眼中眼中,被称作技术元素的东西是地球上的第七生命体。技术元素与它的人类“父母”以及所有生命形态一样,在本质上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的自组织过程,技术持续改良进化的内在驱动力与生命的内在驱动力完全等同——如果人们能够回答什么是生命内在驱动力的话。“技术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人类头脑和智慧所发明的,更准确的表达是,人类头脑和智慧帮助其进一步发展,因为有一种幕后的原力推动技术的进化,人类只是技术发展进化中的一个工具。”
既然科技是生命的延伸,那么它与生命一样,遵循由“外熵”力量推动的固有的进化方向,譬如:更加复杂,更具多样化,更促进共生,提高感知能力等等,其中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增进美感——嗯,听起来非常夸张,在某种意义上,如今科技公司对优雅设计的追求,或许正是技术元素在这一进化方向上的浅层次表现。
“大部分进化过的事物都具有美感,最美丽的事物就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从球状硅藻到水母再到美洲虎,展现出我们称为美感的深层次特性。我们的技术崇拜受到技术元素内在美驱使,这种美过去被掩盖了,当时它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很赏心悦目。与自然母体相比,工业化给人印象是肮脏、丑陋和愚笨……科技不希望只有功利色彩,它希望成为艺术,美丽而‘无用’。今天一些最常用的技术未来将成为美丽的无用之物。也许100年后人们携带‘电话’,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携带物品,即使他们可能通过身上佩戴的某物品与网络连接。”
听起来有些玄幻,但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未来。
李北辰,独立撰稿人,专栏作者,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社会变革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0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同源共创 模式革新 | 华天软件皇冠CAD(CrownCAD)2025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
- 2 上海国际嵌入式展暨大会(embedded world China )与多家国际知名项目达成合作
- 3 iEi威强电新品丨IMBA-AM5:工业计算的强劲引擎
- 4 史上首次,大众终于熬不住开启40亿降本计划!关3个工厂,裁员万名...
- 5 守护绿色学习空间,EK超低温热泵服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
- 6 颜值高 有“门”道|贝特威汽车门板内饰AI视觉检测解决方案
- 7 观众登记启动 优解制造未来,锁定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 8 3大场景解读 | 红外热像仪赋能科研智造创新应用
- 9 揭秘:「全球知名跨境电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独门绝技”是?
- 10 这个双十一,买iEi威强电就“购”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