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信通院罗松:物联网的定位已经发生变化

2019-10-21 17:28
来源: C114通信网

在日前举办的IDC数字化转型峰会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罗松指出,中国物联网从2009年开始发展,预计到“十三五”末,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

2019年,物联网产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在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原来物联网是作为一个新型技术产业推动,从2019年起,定位发生了变化,希望将物联网的作用下沉,做成推动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核心。”

罗松表示,定位的变化有很多因素,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经济下行的压力,需要用全国性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基础性行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这是中国独特的体制优势,无论是物联网,5G,还是工业互联网,我们在走一条全国性的、由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道路。

新型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有什么区别?相对于传统的基础设施来说,有几个特点。

第一,有软的也有硬的。原来基础设施都是硬的,公路、铁路、机场。网络基础设施既有网络设备,又有上面搭载的网络技术,包括AI技术,包括新一代5G提供的切片技术等等。有一系列新的技术在基础设施里提供。

第二,可以为多个行业共用,可以为不同行业提供不同基础设施的能力。有了软件之后,升级迭代的速度就加快了。“还有几个着力点,包括平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无论范围还是建设主体还是商业模式都在变革。我们希望将来推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战略出台,包括物联网,包括互联网,5G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罗松称,物联网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将来在行业里渗透率在进一步提升。2013年在中国企业的物联网渗透率为十几个百分点,2017年的时候提升到29%,2018年提升到了34%。“希望到明年的时候,突破50%。”

在提升渗透率的过程中,5G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5G的推广,NB-IoT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出现快速增长。目前NB-IoT模组价格已经比2G模组还要便宜了。另一方面,物联网在2019年向toB行业转型,出现了典型的行业趋势:向电网行业全面渗透。

物联网的三个基本矛盾:第一是碎片化需求,第二是物联网需求一体化,第三是需求不稳定和技术的不成熟。现在大概解决了一个半矛盾。作为新兴技术的推动,物联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技术短板、产业生态、深度行业和技术之间的融合,以及标准制定和安全体系的构建,这是产业界后面要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工控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