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马斯克的“百万自动驾驶出租”梦想能够照进现实吗?

假如你拥有一项自动驾驶技术,你会把它用在何处?

目前,为了推动自身技术的快速普及发展,以及更大化将技术转化为收益,越来越多企业给出了一致性的答案,那就是出租车服务领域!

从2017年开始,国内外研发自动驾驶的企业便纷纷将商用化的矛头对准了出租车。

2017年2月,美国打车巨头Uber率先提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未来计划;同年6月,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与德国初创企业Volocopter相互合作,在年底前开始了对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的测试;之后,法国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也声称在研发一款名为“Vahana”的飞行出租车......

一直到2018年底,包括Waymo、Lyft、通用、丰田、百度、日产等在内的老牌企业,以及众多初创企业,都在前赴后继加入到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开发大军中来。由此可见,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发展日益成熟的情况下,近两年探索自动驾驶与出租车业务的结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各企业竞逐的重要风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也将涉足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4月24日,马斯克在“自动驾驶投资者日”活动中声称,明年公司将从数百万的特斯拉车辆中,拿出一小部分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由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软件进行驱动。

据了解,马斯克之所以敢承诺一年内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是因为其觉得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而该突破主要来源于一款自动驾驶芯片。在4月22日的一场网络直播发布会上,马斯克推出了这款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微芯片,马斯克表示:“该款芯片专门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设计,不像英伟达等其他公司设计的芯片都是用于多种用途。”

因此在拥有了该专属芯片之后,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将有望成为现实。而正是因为软硬件升级带来的巨大底气,才让马斯克有了进入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强大信心,同时也有了与Waymo的Waymo One、以及其他即将发布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一争高下的资本与砝码。

未来,有了特斯拉的加入,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商业化竞争无疑将进一步白热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场商业化竞争之中,也会有更多企业加快自身的战略化布局。但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偏偏要选择出租车行业与自动驾驶进行“结缘”呢?这样的尝试和发展到底有什么价值与意义呢?

其实,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也是企业出于对现实的考虑。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初期,由于成本过高、普及不多,个人消费很难开启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将目光看向出租车这样具备广泛受众且极具前景的领域,无疑能够带动技术的快速落地以及企业的逐步营利。

同时,当前的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需求不断增长却运力不足、司机短缺、道路设施不完善的尴尬境遇,值此之际发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性价比,显然要比扩大有人驾驶出租车规模要高得多。此外,新技术对于出租车的加持,也能给乘客带来全新的乘坐体验和享受。

总而言之,自动驾驶出租车新风口的开启不管是对于技术研发企业,还是对于出租车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广大乘客来说,都将是一个利好消息。

当前,据业内专业机构数据预测,到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规模将扩大到20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市场蓝海十分广阔,未来不管谁先通过战略布局抢占到市场高地,都将会给竞争者带去沉重打击。

那么我们回到特斯拉和马斯克的话题,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中占得优势和先机吗?

如果按照大众媒体的看法显然是不可能。因为一方面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并不是行业标准意义上的完全无人驾驶,从技术上满足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马斯克自己也表示明年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无法按时实现,只能尽力;另一方面,马斯克的太多承诺最后都没有后续,人们对于马斯克的此次承诺也深表怀疑。

很显然,对于马斯克的特斯拉来说,当前谈论抢占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高地还为时尚早,毕竟“八字都还没一撇”。那么对于特斯拉或者与特斯拉发展相似的企业来说,要怎么做才能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首先要不断提升和突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电池技术和降噪技术。因为现有的电池技术只能提供较短的航程,难以满足常态化运营需求,同时出于安全考虑,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也需预留一定的电力以作保障;而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由于在低空飞行,大规模部署之后运营区域的噪音污染问题也需要通过技术来解决。

其次是自动驾驶出租车要在有效的监管范围内进行测试和应用。去年,我国广州测试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就因为没有获得交通部门批准而被叫停,因此企业在测试中要避免违规、违法测试情况发生,这既是对企业自身技术发展的保障,也是对交通安全的负责。

总而言之,只要遵守以上两点进行发展和布局,笔者相信在积极的市场形势下,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一定能从梦想走进现实,而至于谁能够最终赢得这一场新风口的争夺,则一切交由时间来验证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