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 你可以试试特征选择

2018-12-18 08:21
格创东智
关注

在之前格物汇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特征构建的几种常用方法。特征构建是一种升维操作,针对特征解释能力不足,可以通过特征构建的方法来增加特征解释力,从而提升模型效果。随着近几年大数据技术的普及,我们可以获取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海量数据带给我们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噪音和异常数据。如何降维去噪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将介绍特征工程中的一种降维方法——特征选择

什么是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 Feature Selection )也称特征子集选择( FeatureSubset Selection , FSS ),或属性选择( Attribute Selection )。是指从已有的N个特征(Feature)中选择M个特征使得系统的特定指标最优化。

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 你可以试试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主要有两个功能

减少特征数量、降维,使模型泛化能力更强,减少过拟合

增强对特征和特征值之间的理解

特征选择的流程

特征选择的目标是寻找一个能够有效识别目标的最小特征子集。寻找的一般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 你可以试试特征选择

一般来说,通过枚举来对特征子集进行选择是一个比较费时的步骤,所以应使用一些策略来进行特征选择,通常来说,我们会从两个方面考虑来选择特征:

>特征是否发散

如果一个特征不发散,例如方差接近于0,也就是说样本在这个特征上基本上没有差异,这个特征对于样本的区分并没有什么用。

>特征与目标的相关性

这点比较显见,与目标相关性高的特征,应当优选选择。除方差法外,本文介绍的其他方法均从相关性考虑。

根据特征选择的形式又可以将特征选择方法分为3种:

Filter

Wrapper

Embedded

特征选择的方法

1、Filter

过滤法,按照发散性或者相关性对各个特征进行评分,设定阈值或者待选择阈值的个数,选择特征。

评分指标有:

方差:评价指标的离散程度,越离散说明包含的信息越多。

相关性:衡量特征对目标的解释能力,相关系数越大说明解释能力越强。

卡方检验:检验定性自变量对定性因变量的相关性。

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 你可以试试特征选择

互信息:也是评价定性自变量对定性因变量的相关性的。

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 你可以试试特征选择

2、Wrapper

包装法,根据目标函数(通常是预测效果)评分,每次选择若干特征,或者排除若干特征,主要的方法是递归特征消除法。递归消除特征法使用一个基模型来进行多轮训练,每轮训练后,减少若干特征,或者新增若干特征,进行评估看新增的特征是否需要保留,剔除的特征是否需要还原。最后再基于新的特征集进行下一轮训练。

3、Embedded

嵌入法,先使用某些机器学习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各个特征的权值系数,根据系数从大到小选择特征。类似于Filter方法,但是是通过训练来确定特征的优劣。

一般分为如下两大类:

>基于惩罚项的特征选择法

这个方法可以用线性回归模型来举例说明,我们在线性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增加L1正则项(实际上这就是lasso模型)。由于该正则项的存在,某些与目标y不太相关的特征的系数将缩减至0,而保留的特征系数将相应调整,从而达到了对特征进行筛选的效果,L1正则项系数越大,筛选的力度也就越大。

>基于树模型的特征选择法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随机森林,GDBT等等基于树的模型,他们均有一个特点就是模型可以计算出特征的重要性。决策树会优先将对预测目标y帮助最大的特征放在模型的顶端,因此根据这个效果我们计算得到特征的重要性,进而我们可以根据特征重要性对特征进行选择。

今天我们大致了解了如何给工业大数据降维去噪,进行特征选择,在后续文章中,我们将继续带大家了解特征工程的另一个内容——特征抽取,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格创东智OT团队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