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制造走向智造 开放的中国永不闭户

用短短40年的时间改变一个大国的落后面貌,中国靠的是什么?

改革与开放。如果说前者是对自身内部运营机制的梳理与再造,那么后者则为中国贫弱干涸的经济基础,注入了混含着资本、技术、规范、意识等积极元素的活力之水。日益全面而深入的对外开放,不仅托升中国经济浮出水面,更驱动这艘巨轮,加速驶向全球化的无尽之海。

时过境迁。如今40年过去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一个崛起的大国,是否还需要继续保持包容、谦和的对外态度,是否还需要维持与过往外国“老师”们的合作关系,是否需要主动关注、参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成为全世界都在等待答案的问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回答了上述那个世界之问,即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在传统经济格局不断走向动荡的当下,世界各国的发展也日渐离不开中国。曾经“洋为中用”的开放模式,正逐步被平等、互补、互利的新态势所取代。重新摆正心态与位置的中外双方,也开始发现更多富于价值的契合之处。

譬如,一些享誉全球的制造业百年品牌,逐渐开始与信息时代崛起的东方新秀,围绕制造业未来图景的实现走到了一起。德国西门子与阿里云近日的合作,就是典范之一。

一个是“德国制造”的卓越代表,一个是中国新兴科技巨头,这份别具意味的握手背后,体现着德国为自身先进技术找寻广阔市场、巩固制造业强国地位的务实精神,也彰显了中国推动经济实现质变、迈向更高层面的坚定意愿。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立足之本。在过去40年,依靠数量与价格的优势,中国制造化身世界工厂。但今天,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市场消费需求也开始了快速升级,走向品质与效率,成为中国制造维系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的机遇,如何觅得?主动与世界科技潮流相融合。

当前,由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主导的“数字技术+工业制造”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2016年和2017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都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重大意义,也成为中外技术合作的原则性指导思想之一。

在各类新技术浪潮中,云计算正成为现代产业包括制造业创新的基础平台。

云计算已成为像水、电、气及互联网一样的基础设施,全世界的城市、经济、社会,都将构筑在云计算上。中德名企的合作,焦点正在于此——西门子MindSphere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将部署在阿里云上,基于阿里云强大的基础设施服务,打造独具优势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推动中国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这样的携手,既是企业层面的经济行为,也代表着两个国家对于世界发展未来走向的态度与共识。在封闭与敌意蔓延全球关系的当下,中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积极表率,为在山雨欲来中彷徨的世界,注入了一份安定与期待。

作者:张梦然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