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更多>>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自主创新缺位 中国机床行业大而不强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机床行业一直呈现低迷态势。2017年虽然有回暖的趋势,但大而不强仍然是现阶段的行业现状,行业急需自主创新。

机床行业素有“工业之母”的美誉。所谓,“工业水平看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水平看机床”,足以看出机床行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但是,从“中国是世界第一机床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高端机床进口大国”的现状来看,我国机床行业实则大而不强。

从大环境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2017年的表现是超过预期的,有着回暖的趋势。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分析,2017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前三季度产量:金切机床57.81万台,同比增幅7.49%,其中数控机床18.91万台,同比增幅0.49%;金属成形机床23.84万台,同比增长0.69%,其中数控机床2.13万台,同比增长15.51%;机床数控装置18.55万套,同比增长33.82%;金属切削刀具75.18亿件,同比增幅17.58%。但是好产量不一定意味着好质量,更不一定代表了我国机床制造水平。

我国成立至今,国内的高端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但国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在主要功能零部件上的技术落后。机械零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床的精度。高端数控机床需要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实现精确控制,和有百年技术沉淀的欧美日厂商相比,中国在高档数控系统及伺服驱动控制方面的落后直接制约了高端机床的发展。同时,我国也缺乏加工、材料、刀具等基础研究。

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的中低端需求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高端机床的研发又需要庞大的资金力量支持。即使偶尔需要用高端机床,中小制造企业会选择委托加工这种形式。而买得起高端机床的国有企业,却将外资品牌作为首选。因此,中国的机床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生产中低端机床,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几个国企巨头,虽然有资金的支持,但是却始终不能撑起中国的高端机床市场。2017年,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7年11月10日,由于先后共有八只债券违约以及银行贷款大面积逾期,大连机床最终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中走向了破产。同样,国内另一机床巨头,沈阳机床也债务缠身,运营情况不甚乐观。2015和2016年,沈阳机床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而营业利润的亏损则早在2013年就开始了,靠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政府补贴等营业外收入才维持净利润为正数。然而沈阳机床却和大连机床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2017年11月,沈阳机床向其股东沈机集团剥离了亏损资产,并且与361家供应商签署了《债权债务豁免协议》。更早些时候,5月2日,沈机集团与沈阳市政府和建设银行签署了10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沈机集团业务整合提供资金支持。同时,i5智能机床的业务注入,更是为沈阳机床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沈阳机床才能在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7.82亿之后,预告2017年全年盈利5000—7000万元,拟实现扭亏为盈。

笔者认为,中国机场行业的现状,其实也是中国制造业的写照。中国的机床行业要改变当前的局面,仅仅依靠资本运作和国家支持是不够的。全行业需要的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换句话说,中国的机床行业,需要更多像“i5智能机床”这样的强心剂。

作者:孙亚婷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